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根据<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血防疫情控制达标考核评估的通知>精神,在全市9个血吸虫病疫区县(市、区),以村为单位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并认真核对全年疫情及防治工作资料.由荆州市血防办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市血吸虫病防治专科医院、市畜牧局和市动物血吸虫病防治站共同负责审核全市疫情资料,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现将2008年全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六合垸农场三分场地处江汉平原,江陵县水系的下游,属湖沼型垸内渠网化地区,总人口1233人,人群感染率为26.67%、耕牛感染率为27.13%。1991年有螺面积55.77万m~2、病人246人、当年急感2人、病牛35头。为了解沟渠钉螺的分布及其感染情况,1992年4月对该分场所属的114条沟渠全面进行了螺情调查,现报告如下: 方法 1 沟渠分类 以大小的不同,分支渠、斗渠和毛渠3种,以不同用途,分灌渠、排渠和排灌两用渠(以下简称两用渠)3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5年版)》和《荆州市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2017年在荆州市7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本地居民、流动人群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监测,以及螺情和野粪监测。结果 2017年荆州市7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共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本地居民44 118人,发现血检阳性1 925人,总体血检阳性率为4.36%,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开展流动人群监测2 175人,发现IHA血检阳性93人,血检阳性率为4.28%,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共对1 937头耕牛进行了粪检,未发现血吸虫感染耕牛。在69个监测点查出有螺环境1 302处,有螺面积1 923.64 hm2;共调查钉螺348 756框,有螺框出现率为17.19%;捕获活螺142 494只,活螺平均密度为0.41只/0.1 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在23个监测点的41处有螺环境检获各类野粪596份,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野粪。结论 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较低水平,但仍存在疫情回升的潜在因素,需继续加强监测工作,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了解影响荆州市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的风险因素, 为快速处置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全市6个县 (市、 区) 各抽查1个村, 每村调查3个环境。以村为单位, 现场抽样调查钉螺和野粪分布情况, 并进行风险分级评估。结 结 果 果 现场抽查活螺平均密度为0.43只/0.1 m2 , 有螺框出现率为9.12%, 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现场野粪均为牛粪, 环境点野 粪阳性率为37.50% (3/8), 牛粪阳性率为8.11% (3/37)。居民点附近野粪阳性率为0, 沟渠和堤坡野粪阳性率分别为12.50% 和8.3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07, P>0.05)。结论 结论 牛仍是荆州市主要血吸虫病传染源, 是影响传播控制达标的主 要风险因素, 需加大对牛的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病防治目标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7年荆州市实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管理,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07年人群血吸虫感染率较2004年下降了33.12%。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4~2008年荆州市9个县(市、区)血吸虫病疫情资料。2008年考核评估时现场随机抽查人群、耕牛血吸虫感染情况,并核对2004年以来防治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结果2008年全市人群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36%和2.58%,分别比2004年下降了64.03%和65.33%。人群病情分层无一、二类村,耕牛血吸虫感染率无5%以上的村。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例3例,比2004年下降了94.44%。连续3年未发生突发疫情。现场考核评估,人群和耕牛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24%和1.58%。结论2004年以来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逐年下降,2008年各项疫情指标已达到国家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2006-2010年荆州市血吸虫病防制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6-2010年荆州市9个县(市、区)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和血防综合治理任务完成及覆盖情况.结果 2008年后一类和二类重度流行村减少至0,2008年实现了疫情控制标准;2010年三类村较2006年相比增加了166.81%,四...  相似文献   
8.
钉螺水体沉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玻璃筒和玻璃水槽中模拟不同流速水体,对各期钉螺作水体沉降试验,钉螺在静水中呈水面漂浮和水中沉降两种状态;在动水中呈水表漂流、水中沉降悬移、水底推移滚动和扬起悬移等4种运动状态.钉螺在水中沉速与钉螺大小、水温高低呈正相关;钉螺沉降轨迹角度与水流速度呈正相关,与钉螺大小呈负相关.钉螺沉降水平悬移平均速度接近平均水流速度.用所测各期钉螺的平均沉速推算不同深度和不同流速水体的钉螺沉降悬移距离,与实测平均悬移距离无明显差异.最小钉螺的最低起动流速在8—16cm/s之间,最低扬动流速在24—32cm/s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