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背景:后路椎间融合器是治疗脊柱椎间盘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应用后路椎间融合器除因为适应证选取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外常常会因为设计上的不合理而引发融合器沉陷、移位等并发症。目的:通过回顾脊柱融合器的产生、发展和其他学者对后路椎间融合器应用的生物力学环境的研究对融合器进行优化设计。方法:以"后路椎间融合器,沉陷,设计,植骨融合,生物力学"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2月有关文章。纳入后路椎间融合器的优化设计有关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18篇文献同时查阅《现代脊柱外科学》《脊柱内固定手术学》等相关专著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经过优化设计后,终板后外侧较高的强度可以保证融合器植入椎间后防止融合器陷入椎体,同时又显著增加了融合面的面积,进一步降低应力遮挡,可以提高融合率,加速融合进程,减少沉陷、移位等并发症的产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3.
背景:后路椎间融合器是治疗脊柱椎间盘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应用后路椎间融合器除因为适应证选取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外常常会因为设计上的不合理而引发融合器沉陷、移位等并发症。 目的:通过回顾脊柱融合器的产生、发展和其他学者对后路椎间融合器应用的生物力学环境的研究对融合器进行优化设计。 方法:以“后路椎间融合器,沉陷,设计,植骨融合,生物力学”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2月有关文章。纳入后路椎间融合器的优化设计有关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18篇文献同时查阅《现代脊柱外科学》《脊柱内固定手术学》等相关专著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经过优化设计后,终板后外侧较高的强度可以保证融合器植入椎间后防止融合器陷入椎体,同时又显著增加了融合面的面积,进一步降低应力遮挡,可以提高融合率,加速融合进程,减少沉陷、移位等并发症的产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背景:后路椎间融合器是治疗脊柱椎间盘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应用后路椎间融合器除因为适应证选取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外常常会因为设计上的不合理而引发融合器沉陷、移位等并发症。目的:通过回顾脊柱融合器的产生、发展和其他学者对后路椎间融合器应用的生物力学环境的研究对融合器进行优化设计。方法:以"后路椎间融合器,沉陷,设计,植骨融合,生物力学"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2月有关文章。纳入后路椎间融合器的优化设计有关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18篇文献同时查阅《现代脊柱外科学》《脊柱内固定手术学》等相关专著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经过优化设计后,终板后外侧较高的强度可以保证融合器植入椎间后防止融合器陷入椎体,同时又显著增加了融合面的面积,进一步降低应力遮挡,可以提高融合率,加速融合进程,减少沉陷、移位等并发症的产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化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的影响,探讨健脾和胃化瘀中药对CAG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00例CAG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治疗,其中治疗组50例,用健脾和胃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用叶酸片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GH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GH水平都明显升高,治疗组比对照组治疗后血清GH水平升高更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和胃化瘀法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对胃癌前病变也有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CAG患者血清GH的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肠腺瘤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是大肠癌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作者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研究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在大肠腺瘤及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乔镇  金牡丹  周嘉鹤  沈忠 《浙江医学》2018,40(14):1540-1543
目的探讨肝癌衍化生长因子(HDGF)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对血管形成的调节作用及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大肠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距癌周>10cm)标本,25例腺瘤性息肉组织标本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癌、腺瘤、正常肠黏膜组织HDGF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并进行比较。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肠癌、腺瘤、正常肠黏膜组织HDGFmRNA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大肠癌、腺瘤、正常肠黏膜组织HGDF蛋白、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及MV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癌组织最高,腺瘤组织次之,正常肠黏膜组织最低。大肠癌、腺瘤、正常肠黏膜组织HDGF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癌组织>腺瘤>正常肠黏膜组织(均P<0.05)。结论HDGF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通过与VEGF协同作用,促进大肠癌早期血管形成。HDGF表达在大肠癌恶变过程中呈递增趋势,可将其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组织蛋白酶B与结肠腺瘤和结肠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