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6篇
经济   6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吸引金融服务离岸外包已经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热点,中国也已将承接包括金融服务外包在内的服务外包作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本文从GATS角度探讨了金融服务外包的归类,这一问题涉及确认WTO成员是否在金融服务外包开放上作出承诺。本文建议中国在WTO多哈谈判中可要求有关成员承诺开放包括金融外包在内的服务外包。本文结合金融服务外包方关心的问题,着重探讨了中国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应注意的法律问题,如金融监管、数据信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和网上商务税收优惠等。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华木质卧室家具反倾销案涉案金额近10亿美元,是中国入世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涉案金额最高的案件。2005年8月23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达艺家具诉美国商务部一案做出判决,判定商务部拒绝接受达艺提交证据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将此案发回商务部进行重新审查。本文分析了美国国际  相似文献   
3.
中国入世十年主动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实践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十年内,中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WTO争端解决机制。本文首先对中国入世十年以来参与WTO争端解决的实践进行了总体评价,然后就中国入世十年来作为申诉方主动参与WTO争端解决案例做了述评。本文认为,入世十年来,中国在WTO争端解决诉讼上,基本维持着攻少守多但又不失均衡的状态。中国发起争端解决的案子主要集中在贸易救济领域,起诉案子的质量有待提高,需要各方更深入地发掘欧盟等国违反WTO规则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美国加州中部联邦地区法院作出裁定,驳回索尼等个人电脑生产商关于撤销中国"绿坝"软件侵权诉讼的申请。法院主要理由是被告不能证明在美国诉讼使其承受和原告不成比例的"烦扰"和"压迫"。本案涉及美国"法院不方便管辖原则"的适用问题。本文认为,尽管在美国公民作为原告并在当地法院起诉的情况下,被告基于"法院不方便管辖原则"要求驳回诉讼比较困难,但中国企业仍然应该根据美国判例实践据理力争。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美国针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的WTO磋商案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了评析。本文认为,美国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刑事处罚的"门槛"指控无WTO法律依据;美国有关中国海关对侵权产品的拍卖处理指控,中国需要对之进一步澄清或修改;美国有关中国对处于审查中的进口文化产品不予保护的指控,是出于对中国著作权法的误读,更不符合中国的司法实践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美国商务部就源自中国的铜版纸征收反补贴税案的基本案情,并就美国商务部的初步裁定做了归纳。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和企业一方面要坚持认为美国反补贴法不适用中国;另一方面要对该案中认定补贴的法律点进行反驳,包括对第三替代方选择和数据的选择、反倾销和反补贴并用等问题进行抗辩。  相似文献   
7.
本文涉及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淡水小龙虾反倾销行政复审终裁决定的司法审查案,文章对该案的基本案情、法院分析进行了概括、并对最佳可获得信息的选择和美国反倾销程序中的期限问题作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许昌RIHETAI头发制品有限公司因合同纠纷诉美国HANYU国际股份公司拖欠货款,经过美国纽约州联邦地区法院审理,作出了有利于原告的判决。这是一起新近由美国法院审理的涉及中美民间经贸的纠纷案例。该案涉及合同、侵权、公司等诸多法律领域,本文在介绍案情,归纳法院推理的基础上,作出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9.
本案涉及中国公司根据新的出口价格要求美国商务部对原反倾销令进行行政复审,而美国商务部却以所提供价格为“非善意”而拒绝行政复审。美国国际贸易法院驳回了中国公司的诉讼要求。本文通过对案情的概述,着重归纳了法院推理,并在此基础上作了简要评析,希望对我国企业今后应对美国反倾销诉讼中的行政复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案涉及中国公司要求美国法院就中国仲裁机构裁决做出即决判决。而美国公司却以未得到适当通知为由,否定裁决的有效性。另外,美国公司还以违反合资协议下的保密义务,反诉中国公司。本文通过对案情的概述,着重归纳了法院分析,同时在结合本案事实的基础上,就美国法下确认外国仲裁裁决方面的若干问题作了简要评析,希望对我国当事人今后在美国法院申请确认仲裁裁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