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31篇
农业科学   17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产卵选择性及其是否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本研究以玉米和小麦作为测试寄主,比较分析了草地贪夜蛾对两种作物不同部位的产卵选择性,并利用两性生命表方法研究了取食小麦、玉米对其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更喜欢在玉米上产卵,其在玉米、小麦叶片、玉米和小麦茎秆上的产卵量存在显著差异(df=102,F=15.593,P<0.05),以玉米叶片背面卵块数量(7.11±1.55)块/笼最高;草地贪夜蛾取食小麦可以完成生活史,但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和世代存活率低于取食玉米。取食玉米的幼虫发育历期为(16.31±0.15)d,显著高于取食小麦的(14.66±0.12)d,蛹期、蛹重、产卵前期、成虫寿命和世代周期无显著差异。取食小麦羽化出的雌虫寿命、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取食玉米,分别为(16.39±0.40)d、(976.31±57.21)粒和(14.64±0.32)d、(831.57±30.55)粒。生命表参数显示取食玉米的净增殖率为363.14,显著高于小麦的258.63,但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平均世代周期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在小麦上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间接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vero细胞增殖的IBDV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用于定量检测IBDV抗体。对该方法进行了标准化研究,确立了该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相应的诊断试剂盒,并对盒内各组分的性状、保存、质量控制以及诊断试剂盒的特异性、敏感性、可重复性、符合率、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比较、保存期等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试剂盒在-20℃保存至6个月时各项性能都很好。该试剂盒与进口试刺盒对同样血清样品检测,符合率为86.7%。间接ELISA试剂盒与琼扩试验的符合率为92,5%。该试刺盒可对大量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方便、结果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更适合于大型鸡场IBD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及现地疫病诊断等需要。  相似文献   
3.
用兔病毒性出血症抗原免疫产蛋鸡,收集高免蛋,精制蛋黄抗体(IgY),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IgY的最高滴度为15 1og2.通过IgY的被动免疫保护试验证实,IgY滴度稀释至13 1og2时肌肉注射体重2.0~2.5kg的健康非免家兔5.0mL/只,可抵抗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RC株1.0mL(血凝价HA为9 1og2)的攻击.临床应用效果显示:IgY(HI为13 log2)对发病兔进行紧急防治,治愈率为84.38%~92.86%,能迅速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种子经营管理也从体制到观念、方式等都发生着急剧的变革.财务管理作为种子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得单诺沙星及其对照药物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对鸡败血支原体(MG)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5、0.125、0.5mg/L。试验鸡每只左右气囊分别接种MG S6株菌液0.75ml、滴鼻约0.3ml,同时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0.3ml,人工诱发鸡败血支原体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的疾病模型。25、50、100mg/L的单诺沙星、500mg/L的恩诺沙星和500mg/L的泰乐菌素连续饮水5d给药,对人工合并感染鸡败血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96.6%、96.6%、93.3%、86.6%,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3.3%。单诺沙星及其对照药物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并能极显著的降低感染鸡的死亡率、抗体反应阳性率、气囊损伤率及病原再分离率。  相似文献   
6.
苜蓿施用污泥效果的研究Ⅰ对苜蓿生长及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将兰州市七里河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施用于人工种植的新疆大叶苜蓿草地,探讨了不同施用量对苜蓿生长及各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1.0-2.0kg/m^2污泥,苜蓿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第一年增产23%-31%,第二年增产15%-31%。施用污泥苜蓿地上和地下部组织中N,P,Ca,Mg和Mn的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Fe含量显著增加,而K和重金属元素Ni、Pb、As和Hg的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Zn和Cu的积累增多,但地上部组织中重金属元素均未超过植物中的平均含量,施用污泥未对新疆大叶苜蓿造成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 ,本研究采用 2 (CP∶2 1%和 19% )× 2 (GE∶16 74MJ/kg和 15 90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 3岁 (二锯 )梅花公鹿 6 7头 ,分为 4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在本试验所设能量浓度范围内 ,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19%处理组鹿体增重显著高于 2 1%蛋白组 ;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和能量消化率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 15 9~ 16 7MJ/kg (GE)和 19% (CP) ;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2 9 9~ 31 3MJ和 388~ 394 g。  相似文献   
8.
高原地区肉鸡能量、氮和氨基酸代谢率测定及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经典全收粪代谢试验方法和Sibald强饲快速法,在青海省西宁地区测定了爱拔益加肉仔鸡的能量、氮和氨基酸代谢率,并对肉用公鸡和蛋用公鸡的代谢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原地区肉用公鸡生长期(29-60日龄)的能量、氮和氨基酸代谢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其能量代谢率无影响,对氮和氨基酸代谢率有影响。35-38日龄和57-60日龄期间,肉用公鸡的能量代放率和总氨基酸代谢率显著低于蛋用公鸡;4-5月龄肉用公鸡的表观能量代谢率显著低于蛋用公鸡。未去盲肠公鸡对豆粕、肉骨粉、脱毒菜籽饼的氨基酸表观和真代谢率高于去盲肠鸡;公鸡去盲肠后对低纤维素日粮中的消化率影响较大;内源物矫正对鸡代谢试验测定结果具有可靠性和精确性。用体外胃蛋白酶法测定的三种蛋白质饲料的氨基酸代谢率与体内法具有较好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多糖免疫调节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草药多糖是增强机体免疫的物质基础 ,对促进和恢复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极为明显。它的重要性正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主要从中草药多糖的研究状况、开发应用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对于进一步了解中草药多糖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给8头生后3d的哺乳仔猪经口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吉”毒株,于感染后18、30、45和96h各扑杀2头,以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及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小肠上皮细胞的病变因感染时间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上皮细胞的脱落和残留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以感染后30h最严重,病毒在这些上皮细胞内的增殖最显著。感染后45h,见有大量新生上皮细胞修补损伤的肠绒毛。感染后96h,小肠绒毛短缩、粗大乃至发生融合。实验仔猪肠系膜淋巴结内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均遭到破坏,在巨噬细胞内见有PED冠状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