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KDR)与上皮性卵巢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 5例人上皮性卵巢癌中VEGF及KDR的表达 ,分析VEGF及KDR表达与卵巢癌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4 5例上皮性卵巢癌中 ,VEGF、KD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3.3% (33/ 4 5 )、5 7.8% (2 6 / 4 5 )。Ⅲ~Ⅳ期卵巢癌VEGF表达阳性率 (94 .4 % ,17/ 18)高于Ⅰ~Ⅱ期卵巢癌 (5 9.3% ,16 / 2 7)。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VEGF表达阳性率 (10 0 % ,12 / 12 )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16 / 2 6 ,6 1.5 % ) ,(P <0 .0 5 )。VEGF表达阴性者生存率高于VEGF表达阳性者 (P =0 .0 4 7)。不同组织学类型上皮性卵巢癌中VEGF表达无明显差异。KDR表达与卵巢癌分期、淋巴转移及预后无关。结论 VEGF与上皮性卵巢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NDRG1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和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Ⅰ型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RT—PCR技术检测NDRG1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与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DRG1蛋自在正常子宫内膜和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2.5%和83.5%,有显著性差异(P=0.000);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DRG1 mRNA在1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只有2例表达.而在30例Ⅰ型子宫内膜癌中有22例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7);RT-PCR结果显示,NDRG1mRNA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比正常内膜增高3倍(P=0.000)。[结论]NDRG1在子宫内膜癌中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都明显升高。它可能是一种肿瘤相关基因,其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实验性视网膜脱离(RD)时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Müller细胞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29只SD大鼠建立RD模型,并分为NGF实验组、空白、单纯RD、正常对照共4组.在建立RD模型后观察1.5、3、6h,1/2、1、2、4、8、16、32d.NGF实验组在建立模型后每4d在玻璃体腔内注射NGF 5μg/5μL/次,空白对照组注射空白载体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Müller细胞的GFAP和vimentin进行标记.非参数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单纯RD组显示随脱离时间延长,二者在Müller细胞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强,分布范围变广.NGF实验组显示Müller细胞内的二者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NGF能抑制RD后Müller细胞过度表达GFAP和vimentin,防止Müller细胞过度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检测CK19、S-100蛋白和EMA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及乳头状增生中的作用。方法:65例甲状腺病变组织分别用CK19、S-100、EMA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乳头状增生中,CK19、S-100和EMA均不表达。CK19在乳头状癌包括滤泡型乳头状癌中100%表达,在滤泡性癌中有22%的表达。S-100和EMA在经典型乳头状癌分别为61%、100%;滤泡型乳头状癌38%、54%和滤泡性癌44%,11%。结论:CK19结合S-100和EMA检查在诊断甲状腺病变中是有用的辅助手段。CK19在区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中是一个很好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检测乳腺癌c-erbB-2表达提供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标准免疫组化方法.方法使用两种进口抗体(A0485,多抗,DAKO公司;3B5+e2-4001,鸡尾酒剂型单抗,Antibody Diagnostic公司),参考HerceptTestTM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及评分标准,检测85例浸润性导管癌(IDC)c-erbB-2表达.结果85例中29例(占34.1%)c-erbB-2表达为++以上;同一肿块的不同区域及淋巴结转移灶c-erbB-2表达在++、+++呈明显一致性;两种抗体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在免疫组化的+和++,但+++的一致性很高;c-erbB-2过度表达与高组织学分级、c-erbB-2弱表达与激素受体双阳性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推荐检测c-erbB-2的免疫组化方法为基于单抗的EnVjsion二步法,结果分析可以结合组织学分级和激素受体表达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7.
患者,女,63岁。于1995年7月体检时B超发现肝脏多发性实质性占位病变。同年9月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胃体低分化腺癌。遂按胃癌肝转移(T4N3M1)于1995年9月起接受化疗。1996年6月起阵发性冷汗、抽搐、神志不清等低血糖症状时有发生,进食后可获缓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S)在大肠癌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47例大肠癌中的FAS表达情况,并与Dukes分期进行比较,同时比较FAS的表达与病人生存率的关系.[结果]47例大肠癌中FAS阳性表达率为70.21%(33/47),FAS的表达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但与总体生存率无关.[结论]FAS在大肠癌呈高表达,FAS不能作为大肠癌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疗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45例食管癌标本,6例不典型增生的食管粘膜和12例正常食管粘膜中的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45例食管癌中,FAS表达阴性的有6例,表达弱阳性的有4例,表达阳性的有23例,表达强阳性的有9例,表达极强阳性的有3例,阳性率78%;6例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食管粘膜中,1例表达阴性,2例表达弱阳性,2例表达阳性,1例表达强阳性,阳性率50%;而12例正常食管粘膜中,FAS表达阴性的有10例,弱阳性的有2例。食管癌中FAS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结论:脂肪酸合成酶在食管鳞型细胞的癌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脂肪酸合成酶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的分布可能对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靶位。  相似文献   
10.
袁琳  王敏  胡宏慧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3):205-205,i020
患者男性,55岁。因干咳2周就诊。查X线胸片示双肺多发结节。胸部CT示左肺上叶尖后段,下叶外、后基底段,右肺中叶外侧段,下叶背段、外基底段可见多发性小结节影,直径均<1 cm,边界清。颅脑CT及颈、胸、腰椎MRI未见明显异常。行左下肺结节活检术。 病理检查 巨检:活检肺组织3块,大小分别为1.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