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肝星状细胞活化与肝纤维化分期和血清学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肝星状细胞 (HSC)活化与肝维纤化分期的关系 ,初步探讨肝组织中HSC活化强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5 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组织进行纤维化分期 ,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的表达水平 ,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和IV型胶原 (IV C)含量。结果 :α SMA的表达与纤维化分期为正相关 (r =0 41,P <0 0 1)。α SMA表达的不同强度间患者血清HA、LN及IV 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HSC活化强度可用于反映肝纤维化的强度 ,而与血清HA、LN及IV C的含量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鼻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ry neuro-blastoma)由 Berger 等于1924年首次报告,以后文献上虽相继有报告,但极少见。现报告一例如下。男,50岁,左鼻孔流清涕3~+月,伴鼻阻1~+月入院。全身检查,除鼻科情况外,无特殊。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BV抗原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活检组织中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核心抗原(HBcAg)表达强度及表达方式的必要性。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水平,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血清中的HBV DNA的含量。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肝组织中的HBsAg表达强度和表达方式与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和血清乙肝病毒载量均无相关性(P>0.05)。HBcAg表达强度与炎症分级无相关性(r=-0.02,P>0.05);与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28,P<0.01);与血清乙肝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53,P<0.01)。HBcAg表达方式与炎症分级为负相关(r=-0.27,P<0.01),其中浆型组炎症活动度分级高于核型组和混合型组(P<0.01),混合型组高于核型组(P<0.01)。HBcAg表达方式与纤维化分期亦呈较弱的负相关(r=-0.23,P<0.01),其中浆型组纤维化分期高于核型组和混合型组(P<0.05)。HBcAg表达方式与血清乙肝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22,P<0.01)。结论区分肝组织中的HBsAg表达强度和表达方式无益于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害的程度,而检测肝组织中的HBcAg则有助于临床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一个标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的患者体内HBV DNA亦较高。有报道所有该类标本均可检测到HBV DNA,且绝大部分(83.33%)的HBV DNA滴度高于10^6拷贝/ml。然而,我们在对临床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该类血清标本不能检测到HBV DNA或检测结果低于试剂盒检测下限。为了排除所用试剂盒缺陷造成的可能,我们对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常用的三种HBV DN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00例,其中HBV-DNA阳性400例(拷贝数>500/ml),按HBV-DNA含量由低到高分8组;其余为HBV-DNA阴性对照100例。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HBeAb)与PreS1Ag。结果:(1)HBV-DNA<1×106/ml,PreS1Ag的阳性率比HBeAg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BV-DNA1×106/ml以上,PreS1Ag与HBeA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HBV-DNA<1×105/ml,PreS1Ag阳性率随着HBV-DNA含量增加而增加,不同组间的PreS1Ag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HBV-DNA<1×107/ml,HBeAg的阳性率随着HBV-DNA含量增加而增加,不同组间的HBeAg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4)HBV-DNA<1×106/ml,HBeAb有较高的阳性率,并随着HBV-DNA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不同组间的HBeAb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5)以HBV-DN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HBeAg的灵敏度为68.5%(274/400),阴性预示值为43.2%(96/222),检测有效率为64.8%(324/500);均低于PreS1Ag的灵敏度90.0%(360/400),阴性预示值55.6%(50/90),检测有效率82.0%(410/500)。结论:PreS1Ag比HBeAg较准确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是“乙肝五项”有益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患者血清白介素18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介素18(Interleulin-18,IL-18)在抗结核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免疫技术(ELISA)检测40例肺结核患和2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IL-18和r干扰素(Interferon-r,IFN-r)。结果 肺结核患血清中IL-18和IFN-r水平均显地健康对照。IL-18水平和IFN-r水平呈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IL-18可能在肺结核菌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紫虹消毒剂的实验室杀菌作用和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实验室中观察紫虹消毒剂不同浓度水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杀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乙型肝炎病毒杀灭作用时间和紫虹水溶液在不同温度时间存放的残留浓度。方法 在20-22℃以(1000-125)mg/L分别观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杀灭时间,并利用经 典恒温加速法和初匀速法了解在不同温度下溶液存放时间的浓度稳定性。结果 紫虹消毒剂溶液125mg/L 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杀菌的杀灭率100%;250mg/L对枯草杆菌30min杀灭率100%;1000mg/L 20min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杀灭率1000%;紫虹消毒剂溶液在0℃保存247h、10℃保存89h、20℃保存33h、30℃保存13h,其溶液仍可达90%。结论 紫虹消毒剂是三氰异氯尿酸和苯酚(石碳酸)等复合消毒液,在实验中其杀菌效果随溶液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强,溶液稳定性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8.
不同亚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3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型和频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CD4 、CD4 /CD8 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以肝炎肝硬变下降最显著,慢性病毒携带者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HBV DNA病毒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数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其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EIS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择30例初治、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采用比色法测定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结核分支杆菌EIS抗原的增殖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并与20名健康对照者和16例康复的肺结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康复者对EIS的细胞免疫最为强烈,其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细胞增殖强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均〈0.01)。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受到EIS刺激时分泌的IFN-γ显著低于康复者(P〈0.05)。EIS抗原刺激主要诱导细胞分泌Th2型细胞因子IL-10。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对EIS抗原的细胞免疫水平低下,经抗结核治疗康复后,细胞免疫维持在较高水平。EIS抗原诱导Th1/Th2免疫失衡可能是EIS参与结核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现将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CMIA)法方法学评价以及CMIA法、金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的比较报告阐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