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昏迷患者常行气管切开术,不同的吸氧方式对其血氧分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科对1例气管切开的重症患者在不同吸氧方式下做了血气分析检查,结果有较大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蜂胶乔松素对脂多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3/10在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省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取出生1h内新生儿脐带,患者知情同意。②实验分组及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脂多糖损伤模型(以10mg/L的脂多糖培养液培养细胞12h),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加等量D-Hank’s液)、脂多糖组(10mg/L)、乔松素组(加10mg/L脂多糖预孵育12h后,按50,100,200mg/L分别加入乔松素),各组设8个复孔,共同孵育24h。③实验评估: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观察乔松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血管假血友病因子的含量,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①细胞形态:空白对照组细胞紧密贴壁,呈铺路石状生长。脂多糖组可见多数细胞呈圆形;乔松素组见上述细胞较脂多糖组明显减少。②乔松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凋亡及血管假血友病因子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能明显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凋亡(P<0.01),不同浓度乔松素组可改善内皮细胞形态,组织活性明显升高(P<0.05),同时抑制内皮细胞血管假血友病因子的释放(P<0.05),使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乔松素能增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抑制脂多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可能的内皮细胞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李东娟  王家富  李伟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7):174-175,F0003
目录:观察蜂胶黄酮对流动状态下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09在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采用体外灌注法复制血管内膜创伤模型,正常血液流经受损膜表面后,在切应力为1000s^-1时,测量血小板黏附率。以0.1g/L的黄酮磷酸盐溶液作实验组,加入25mmol/L的磷酸盐溶液作阴性对照组,同浓度的阿魏酸磷酸盐溶液作阳性对照组。结果:①血小板在基质膜表面的黏附面积百分比:实验组血小板黏附率低于阴性对照组[(10.498&;#177;2.548)%,(18.792&;#177;4.169)%,F=34.72,P〈0.01];而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9.933&;#177;2.647)%]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3。②血小板在基质膜表面的黏附状况:当血液流经盖玻片后,可观察到血小板黏附于受损膜表面。阴性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密度较大,有聚集倾向。实验组血小板分布稀疏,密度较均匀。结论:蜂胶黄酮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降低其在受损膜表面的黏附活性。  相似文献   
4.
李东娟  陈轶 《中国康复》2011,18(6):446-447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引起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及水盐代谢紊乱,表现为高血糖、糖尿等,其病情进展常并发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病变等。近年国内外学者陆续报道应用高压氧(HBO)治疗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蜂胶黄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蜂胶黄酮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目的:拟证实蜂胶黄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摹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1/08在山东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材料:蜂胶黄酮由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实验室提取;出生1 h内新生儿脐带由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提供,产妇知情同意.方法: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和鉴定.按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筛选的浓度,分别加入25,50,100,200 mg/L不同剂量的蜂胶黄酮处理细胞24 h,以空白组做对照.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ELISA法测定蜂胶黄酮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的蜂胶黄酮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 h后均能明显抑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蜂胶黄酮能明显降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蜂胶黄酮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目的:拟证实蜂胶黄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1/08在山东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 材料:蜂胶黄酮由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实验室提取;出生1 h内新生儿脐带由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提供,产妇知情同意。 方法: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和鉴定。按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筛选的浓度,分别加入25,50,100,200 mg/L不同剂量的蜂胶黄酮处理细胞24 h,以空白组做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ELISA法测定蜂胶黄酮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结果:不同剂量的蜂胶黄酮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 h后均能明显抑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结论:蜂胶黄酮能明显降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压氧干预对不同脑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种类型脑肿瘤患者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通过门诊复查、电话随访,追踪观察患者的复发和死亡情况。结果 1脑膜瘤患者,高压氧组复发率21.4%,死亡率5.4%;对照组复发率18.8%,死亡率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听神经瘤患者,高压氧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1例,均无死亡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颅咽管瘤患者,高压氧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9%和11.4%,死亡率为2.9%和8.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类脑肿瘤的复发率有差异,对照组中脑膜瘤与听神经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压氧组中,脑膜瘤与颅咽管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脑肿瘤复发及率死亡率不同,高压氧干预对其预后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FI)和日常牛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术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和理疗、针灸治疗;高压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的ADL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高压氧组与对照组比较,NF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4±6.0和9.8±4.5,P<0.05);2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有提高,治疗后高压氧组与对照组比较,Barthel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2.7±11.6和35.3±10.4,P<0.01).高压氧治疗的疗效与开始治疗时间和Hunt-Hess动脉瘤分级有关.结论 术后早期积极地运用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可使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最佳方案与预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娟  潘贺葵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899-1899,1913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突聋)的最佳方案及其预后。方法 将88例(106耳)突聋患者均进行高压氧治疗,根据患者患病时的不同情况(患病天数、就诊时听力损失、高压氧治疗疗程)等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1)患病天数越短疗效越高。(2)就诊时平均听力损失越小疗效越好。(3)高压氧治疗疗程越长疗效越好,但超过24次则反而下降。(4)突聋是否合并耳鸣或眩晕,两者疗效比,前者P>0.05,后者P<0.05。结论 突聋治疗越早越好,高压氧的疗效与突聋的病情(听力损失程度)有关,治疗疗程以一两个疗程为宜。突聋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我科遇到1例隆胸者作为陪舱人员进入氧舱的特殊情况,现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借鉴. 基本资料:陪舱者女性,42岁,健康情况良好.其母亲因患脑出血,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后20 d仍有偏瘫、失语等症状需行高压氧治疗,因患者不能自理需陪舱.治疗前,当知晓患者应做捏鼻鼓气调压动作,以及带进舱的矿泉水瓶盖需打开以防被压破或溢水时,立即询问医生此类情况,高压是否会"压爆"隆胸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