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08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也是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3.9~42.0/10万[1-2]。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常伴有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3],超过50%的顽固性PHN患者有自杀倾向[4]。目前,西医治疗PHN以控制疼痛为主,但不良反应明显,易造成药物依赖或医源性损伤[5]。笔者采用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PHN,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右肺下动脉干的扩张是肺动脉血流量增多或/和肺动脉高压的反映,在X线诊断心肺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右肺下动脉干横径的大小有关书籍均有规定,但标准不一,有的以<1.4厘米为正常,有的则认为在1.4—1.5厘米之间。为了能更准确地掌握正常成人右肺下动脉干横径的大小以诊断疾病,为此,我们选取了20—60岁年龄,投照距离为200厘米的正常胸片600例,进行实际测量,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Introduction: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 is considered a major public health issue due to its high prevalence and severe consequences.Several published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may relieve OSAS symptoms.However,the mechanism of electro-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SAS remains unclear.Methods and analysis:We evaluated the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electro-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SAS.This was a two-group parallel randomized c...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揿针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为背俞穴单穴应用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背俞穴组、单侧背俞穴组和背部非穴组,剔除脱落病例后每组均30例.双侧背俞穴组取双侧五脏背俞穴;单侧背俞穴组取单侧五脏背俞穴,左右交替施治;背部非穴组于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BDNF-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8只,制备焦虑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百会”“风府”“神门”“内关”穴,假针组浅刺上述腧穴旁1 mm处,隔日1次,20 min/次,造模与治疗共计15 d。治疗结束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旷场实验测试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OE%)、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OE%、OT%值明显升高(P<0.01);与电针组比较,假针组OT%值明显降低(P<0.05),OE%值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显著上升(均P<0.01);与电针组比较,假针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显著降低(均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BDNF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电针组大鼠血清BDNF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假针组大鼠血清BDNF水平较电针组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与电针组比较,假针组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焦虑模型大鼠BDNF-TrkB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其焦虑的发病机制之一。“心脑同调”法电针可能通过调控BDNF-TrkB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X线多体位平片是诊断颈椎病的首选方法,现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X线多体位平片诊断颈椎病800例分析,其结果800例中神经根型480例,脊髓型96型,椎支4例,颈型80例,综合型80例。  相似文献   
7.
黄脂瘤病属网状内皮系统疾病,临床少见,本文搜集整理9例,现就临床及X线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9例黄脂瘤病,男性6例,女性3例;最大年龄为5岁,最小为2岁,其中7例为3岁左右。9例均进行了头颅、胸部、骨盆拍片,2例还拍了腰椎片;共有3例进行了CT扫描。9例均经骨髓穿刺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心房利钠肽(AN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酮(CORT)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效应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8只,制备焦虑大鼠模型。15 d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自发活动开场实验测试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ANP、CRH、COR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OE%)、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明显降低(均P<0.01),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下降(均P<0.05),血清ANP、CRH、CORT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OE%、OT%值明显升高(均P<0.01),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ANP、CRH、CORT含量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焦虑模型大鼠血清中ANP、CRH、CORT含量异常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机制之一;“心脑同调”法电针可能通过调节三者之间的紊乱状态而达到对焦虑障碍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于“根结”理论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及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76例患者,其中针刺治疗组91例、对照组85例。治疗组取井穴及阿是穴治疗,对照组取井穴旁、阿是穴旁治疗。两组治疗均为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即时疗效、头痛积分法评价总体疗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对心理状态的影响;采用偏头痛特异性生活品质量表(MSQ)评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即时止痛效果VAS评分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82/9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8%(49/8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疗效头痛积分法对比,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82/9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2%(53/8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SQ评分、SA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根结”理论辨经选穴针刺治疗偏头痛取穴简单,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并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情绪,具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