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急性出血症状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感染性极强,感染患者病死率极高。在疫源地现场标本接收、处理及分离鉴定过程中实验人员均可能接触到埃博拉病毒,这些实验活动存在较高的实验室感染风险。中国援塞埃博拉检测队在西非执行任务期间,基于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传播途径和实验活动等内容,对实验室中埃博拉病毒引发感染及可能造成危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订了具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南新乡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病毒基因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8年分离自河南新乡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同相关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进化分析,以了解新分离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将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接种敏感细胞进行分离传代培养,制备抗原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将病毒基因组分为8个片段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PCR测序.通过末端重叠序列拼接成全长病毒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绘制进化树.结果:测序获得的3株EV71病毒基因组全长均为7 405 nt,VPI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Blast分析表明F3(F8)-Henan-08毒株均与安徽阜阳2008年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最高,而F4-Henan-08毒株与我国台湾省2004年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最高.序列进化分析表明,新分离毒株属于C4基因亚型.结论:新分离的河南EV71毒株与安徽阜阳分离的毒株可能具有相同来源.  相似文献   
3.
"三百六十五个夜晚,最甜、最美的是除夕.风里飘着香,雪里裹着蜜,春联写满吉祥,酒杯盛满富裕……"春节,是中华民族众多节日中最绚丽多彩、辉煌夺目的节日.牛年春节即将如约而至,新春期间,大批亲友将登门拜年,互致祝福.此时,营造一个整洁、温馨、喜庆的家居氛围,更能表达节日的喜悦心情,烘托节日气氛,把过年的感觉传递到每个人的心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空斑特性病毒致病力的差异,为禽流感病毒跨种属传播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方法利用病毒蚀斑技术,从A/Beijing/01/03(H5N1)(BJ01)病毒中分离纯化不同蚀斑特性的病毒——较大和较小蚀斑病毒。采用纯化的大、小斑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并记录感染后14d小鼠体重和死亡数变化,分析大、小斑病毒致病力的差异。结果 BJ01株原始病毒呈现大小不一的混合斑状态,从BJ01株分离纯化了大斑病毒L1、L2和小斑病毒S1、S2、S3,其中小斑病毒S1和S2的致病力较强,大斑病毒L1和小斑病毒S3的致病力较弱,大斑病毒L2病毒致病力最弱。同种空斑特性的病毒致病力差异显著,不同空斑特性病毒在致病力上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H5N1病毒的空斑大小与病毒致病力没有线性相关性,但可以根据空斑大小,利用蚀斑技术分离纯化出致病力差异明显的病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能分泌具有中和活性的抗SARS-CoV单克隆抗体(McAb)细胞株,制备有中和活性的抗SARS-CoV MeAb,用于SARS-CoV感染的早期特异诊断和进行SARS-CoV结构蛋白的功能研究。方法 用灭活纯化sARS-c0V(BJ01株)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建立能稳定分泌SAILS病毒MeAb的杂交瘤细胞系,然后用中和试验进一步筛选分泌具有中和活性的抗SARS-CoV MeAb细胞株。利用SARS-CoV的S和N蛋白的不同长度肽段通过EusA鉴定McAb的特异结合区域,分析S和N蛋白不同区域诱导产生抗体的能力和特性。结果 建立了12株能稳定分泌抗SARS-CoV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效价在1:320~1:20 480之间,其中6株具有较好的中和SARS-CoV的能力。具有中和活性的McAb中,3株是针对S蛋白的,2株是针对N蛋白的。其中抗S蛋白的中和抗体活性比抗N蛋白的中和抗体活性高,另外1株可能是针对SARS-CoV的其他结构蛋白的。进一步对6株抗S蛋白的McAb的特异抗原结合表位分析,发现其中3株结合位点在S蛋白第12~311氨基酸之间,2株在第310~535氨基酸之间,后者中和效价高于前者,另1株是针对S2蛋白的,SARS病毒的受体结合区正位于第310~535氨基酸这一区段。具有中和活性的McAb通过间接免疫荧光、ELISA、酶标免疫组化法和胶体金方法对SARS病毒进行检测,都显示出高度的特异性和良好亲和力。结论 成功制备了具中和活性的抗SARS-CoV单克隆抗体,并分别测定了McAb对S蛋白和N蛋白的特异抗原结合活性,初步确定了S蛋白的中和表位。为今后SARS病毒的特异诊断、结构蛋白的功能分析和重组疫苗的研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2009年重庆地区手足口病病毒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2009年2~4月重庆地区流行的手足口病(Hand-food-and-mouth disease,HFMD)病原进行分离鉴定,以调查本地区HFMD流行病原学情况.方法:采集47例手足口患儿脑脊液、疱疹液、粪便、咽拭子、肛拭子共100份标本,分别接种于人横纹肌肉瘤细胞(Human rhabdomyosarcoma,RD)中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对出现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的细胞上清,分别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EV71属特异性引物和柯萨奇A16属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并对PCR产物进行回收克隆测序鉴定,以确定本次疫情中肠道病毒(Enteroviruses,EV)的病原,将测序结果用生物学软件Bioedit同国际代表BrCr株进行序列比对及同源性相关分析,以鉴定此毒株遗传变异情况.结果:在处理后的100份HFMD患儿临床标本的细胞培养中,有7份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通过RT-PCR检测有7份呈肠道通用引物阳性,EV71特异性引物检测有3份呈阳性结果,而CAl6特异性引物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3份EV71阳性临床标本来自2例门诊患儿和1例临床诊断疑似病例患儿,其PCR产物测序结果也证实为EV71病毒.结论:重庆地区2~4月发生的HFMD疫情主要是由EV71型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SARS病毒对乳鼠和鸡胚致病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SARS病毒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 1~ 5日龄的BALB c乳鼠和昆明种乳鼠 ,通过脑内、腹腔和鼻腔 3种途径 ,分别接种自广州和北京地区非典型肺炎病人中分离的SARS病毒BJ0 1和GZ0 1株 ,观察该病毒对不同种系小鼠的致病性。同时 ,选用 8~ 10日龄鸡胚经尿囊腔接种这 2株病毒 ,观察对鸡胚的致病性。结果与结论 采用SARS病毒BJ0 1和GZ0 1株经脑内接种 ,均可使BALB c乳鼠和昆明种乳鼠发病或死亡 ,但这种致病性不规律 ;而从腹腔和鼻腔途径接种病毒均不能使乳鼠发病。鸡胚对该病毒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SARS病毒BJ01株空斑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建立SARS病毒空斑测定方法,为SARS病毒生物学研究提供手段。方法将不同稀释度SARS病毒BJ01株分别接种Vero细胞单层,然后加营养琼盖。按Dullbecco R的方法计算空斑滴度。结果SARS病毒BJ01株加营养琼盖后,3天即可出现空斑,形态呈圆形,直径2.5-3mm,大小均匀。结论建立的SARS病毒的空斑方法稳定,出斑规律。  相似文献   
9.
东部马脑炎病毒E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克隆表达东部马脑炎病毒 (easternequineencephalomyelitisvirus ,EEEV)E2基因 ,研究重组蛋白的抗原性 ,为研制东部马脑炎病毒基因工程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 :由病毒感染的鼠脑制备总RNA ,利用RT_PCR技术扩增EEEVE2基因全长序列 ,并将其克隆至pGEM_Teasy载体测序 ,再将E2基因克隆至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_5x_2中表达。采用免疫印迹试验 (Westernblotting)和ELISA法分析表达的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 :经过RT_PCR扩增和测序 ,证明得到的E2基因片段的序列是正确的 ,并且在原核载体中得到表达 ,目的蛋白占总菌体蛋白的 2 4 .5 % ,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GST_E2蛋白有良好的抗原性 ;包涵体经Tri tonX_10 0 ,1mol L和 2mol L尿素洗涤 ,初步纯化后 ,用表达的E2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间接ELISA法 ,结果表明与兔抗EEEV血清起特异反应 ,但与兔抗WEEV血清无交叉反应。结论 :东方马脑炎病毒的E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稳定表达 ,表达的GST_E2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为从分子水平上对EEEVE2蛋白的功能性研究和发展EEEV基因工程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鼠肝炎冠状病毒(MHV)非结构蛋白1(NSP1)内的保守氨基酸序列LLRKxGxKG的功能。方法扩增并构建MHVNSP1正常基因及LLRKxGxKG序列缺失突变的NSP1基因,分别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获得真核表达质粒。用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L929细胞,经新城疫病毒(NDV)刺激诱导后,采用ELISA法检测IFN-β的表达水平,观察NSP1正常或突变蛋白对IFN-β表达的影响。通过与含CAT和Luc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进行共转染,观察NSP1正常或突变蛋白对IFN-β启动子活性和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ISRE)活性的影响。通过与三种报告基因(pRLuc-CMV、pGL3-basic、pGL3-control)共转染,观察NSP1正常或突变蛋白对共转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MHVNSP1对真核细胞产生干扰素有一定的影响,并可显著抑制IFN-β启动子或ISRE应答元件的活性,且该抑制作用不受LLRKxGxKG序列缺失的影响。同时,MHVNSP1还可强烈抑制多种共转染报告基因的表达。该抑制作用在LLRKxGxKG序列缺失后显著降低。结论MHVNSP1对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有特异的抑制作用。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