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儿童幕下脑结核球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结核球是一种少见的肺外结核病,幕下脑结核球报道罕见。1987年7月~2002年9月我科共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2例,女3例;年龄4、5、8岁各1例,6岁2例。均来自农村。入院前病程1、5、40d各1例,1个月2例。既往患肺结核4例,腹腔结核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重症感染性肺炎病儿血糖水平的调节及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纳入重症感染性肺炎病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益生菌。两组病儿分别于入组当天和治疗第8天监测血糖浓度,并测定血浆硫化氢(H2S)、D-乳酸以及粪便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正丁酸)水平,同时观察两组病儿的血糖变化、波动情况和预后,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儿入组当天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8天时,治疗组病儿血浆H2S浓度和粪便中乙酸、正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病儿血浆D-乳酸浓度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8天,治疗组病儿的血糖水平和高波动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32.5%)(P0.05)。治疗组病儿的临床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血糖浓度与H2S、乙酸水平呈明显负相关,与D-乳酸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重症感染性肺炎病儿应用益生菌可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加强肠道屏障功能,增加血浆H2S的浓度,调节和稳定血糖水平,并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et-7a-5p靶向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 1,TGF-βR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作用及机制。方法 NIH3T3细胞经转染let-7a-5p mimics或let-7a-5p inhibitor等后,分为let-7a-5p增强组、let-7a-5p增强对照组、let-7a-5p抑制组、let-7a-5p抑制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检测各组细胞中let-7a-5p的相对表达量,转染成功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R1、Smad2、Smad3、COLⅠ、COLⅢ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R1、Smad2、Smad3、COLⅠ、COLⅢ蛋白相对表达量。将HEK293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let-7a-5p mimic和阴性对照,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测定2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的荧光值。结果转染后let-7a-5p增强组let-7a-5p相对表达量(191 215.66±115 55.57)高于阴性对照组(251.85±85.12)和let-7a-5p抑制组let-7a-5p(1.14±0.22)(P0.05),阴性对照组高于let-7a-5p抑制组(P0.05);let-7a-5p增强组细胞中Smad2、Smad3、COLⅠ、COLⅢ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和let-7a-5p抑制组(P0.05),阴性对照组低于let-7a-5p抑制组(P0.05);let-7a-5p增强对照组和let-7a-5p抑制对照组Smad2、Smad3、COLⅠ、COLⅢmRNA相对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细胞中TGF-βR1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t-7a-5p增强组细胞中TGF-βR1、Smad2、Smad3、COLⅠ、COLⅢ蛋白表达灰度值低于阴性对照组和let-7a-5p抑制组(P0.05),阴性对照组低于let-7a-5p抑制组(P0.05),let-7a-5p增强对照组和let-7a-5p抑制对照组细胞中TGF-βR1、Smad2、Smad3、COLⅠ、COLⅢ蛋白表达灰度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1.00±0.00)高于实验组(0.34±0.13)(P0.05)。结论 let-7a-5可通过抑制TGF-βR1蛋白翻译而减轻肺纤维化,进而延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糖浆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ARI患儿73例,给予阿奇霉素糖浆(0.5 g/25 ml)0.5 ml/(kg·d),1次/d,口服。结果总有效率93.2%。轻微恶心18例(24.7%),均发生于患儿服药时。22例家长主诉其口味差。结论阿奇霉素糖浆治疗儿童ARI安全、有效,其口感尚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磷化氢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大剂量细胞色素C的临床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2018年6月本中心救治的急性磷化氢中毒儿童22例临床资料,并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13例,女9例;年龄29 d~13岁;轻中度磷化氢中毒10例,重度磷化氢中毒12例;轻中度中毒患儿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明显短于重度中毒患儿(P=0.029)。轻中度磷化氢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重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昏迷、口唇紫绀、低血压,甚至心源性休克。实验室检查:脑钠肽异常升高12例;心肌酶异常12例;血乳酸升高10例;心电图异常16例,均表现为快速心律失常,其中1例为尖端扭转型心律失常。除常规治疗外,均给予大剂量细胞色素C治疗,轻中度中毒患儿均治愈,重度中毒患儿治愈6例,死亡6例,22例儿童磷化氢中毒总死亡率为27.3%,重度磷化氢中毒死亡率50%。结论 儿童急性磷化氢中毒死亡率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应用大剂量细胞色素C可明显降低儿童急性磷化氢中毒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有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病情进展良好,从临床上难以识别出将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预后不良的窒息儿。乳酸盐是糖无氧酵解的主要终产物,在窒息时尿乳酸盐排泄显著增多。该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测定生后6小时内尿乳酸盐与肌苷的比值(L:C)来早期预测窒息儿患HI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病例和方法 1996-7~1997-10出生的40例有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作为研究组,58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窒息几根据有无HIE发生分为HIE组和单纯窒息组。存活的窒息儿和51例正常儿均在1岁时进行神经发育检查。40例…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27(IL-27)由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和IL-27p28亚基组成,是白细胞介素-12(IL-12)家族成员之一;抗原提呈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是产生IL-27的主要来源;IL-27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主要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研究发现,IL-2...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休克目前仍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脓毒症休克可导致低血压和低灌注,导致氧输送(DO2)减少,从而出现氧供/氧耗失衡。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以增加DO2,增加氧供,所以ECMO有救治脓毒症休克的理论基础。ECMO救治脓毒症休克的疗效欠佳,主要与ECMO启动时机、ECMO中心的经验、是否为中央插管和ECMO高流量等相关。该文对ECMO在儿童脓毒症休克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婴幼儿能否静脉滴注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及其安全性.方法 在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前提下,采用开放设计、疗前、疗后对照的方法,选择有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的患儿107例(年龄2个月~3岁),给予mNGF(18μg≥9000 AU/支)治疗,不论年龄大小均隔天静脉滴注1支,2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前患儿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20 d后各项指标未发现异常,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无静脉推注部位疼痛现象.结论 2个月~3岁患儿静脉滴注mNGF,隔天使用连续20 d未发现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