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食管癌胸腹腔镜三切口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我院150例食管癌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进行胸腔镜三切口手术,对照组术前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研究组术前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切除根治及6个月与1年后的生存率情况、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引流拔管时间、胸液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化疗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年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食管癌胸腹腔镜三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肯定,不增加化疗后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873-5p通过靶向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抑制肺腺细胞进展和抗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方法 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miR-873-5p靶向Beclin1。将人肺癌细胞系A549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Mimic组、Mimic+Beclin1组和Beclin1组。通过质粒转染技术过表达miR-873-5p以及Beclin1。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NA或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通过CCK-8、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增殖和凋亡,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管生成实验检测各组的细胞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能力。结果 MiR-873-5p直接靶向Beclin1。过表达miR-873-5p抑制Becl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过表达Beclin1显著逆转miR-873-5p对Beclin1的抑制作用。Mimic组的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Beclin1组的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Mi...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钙敏感受体(CaSR)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动脉平滑肌中的表达水平及血浆中H2S含量,阐明两者在PH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H组,对照组大鼠行单纯开胸,PH组大鼠行左肺切除手术。饲养35 d后,应用右心导管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AMP),检测右心室/ 体质量(RV/ BW) 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 比值,光学显微镜观察肺血管结构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H2S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aS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H组大鼠PAMP、RV/ BW及RV/ (LV + S) 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强,肺中、小肌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PH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aSR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H组大鼠血浆中H2S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大鼠肺动平滑肌细胞CaSR 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浆H2S含量呈负相关(r=-0.931,P<0.05)。结论:高肺血流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aSR mRNA表达的改变可能通过改变内源性H2S的产生参与PH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个重要临床症状,是由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所引起的急剧的、暂时的心肌缺血、缺氧综合征。心绞痛目前可分为:(1)劳累性心绞痛(稳定型、初发型、恶化型);(2)自发性心绞痛(卧位型、变异型、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梗死后心绞痛);(3)混合性心绞痛。临床所使用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除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之外的上述所有类型的心绞痛。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少心肌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1硝酸酯、亚硝酸脂类1·1抗心肌缺血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与分析软通道微创术与开颅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操作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分为软通道微创术组及开颅术组,各40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及NIHSS量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骨窗直径较小、血肿清除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NIHSS量表评分降低更加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术与开颅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相比具有更好的围术期指标,神经功能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6.
大便潜血试验在上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新乡县大块乡医院张保贵,王贻安,梁国芹,张红艳,何文武大便潜血试验是基层医院常规化验项目,它简便易行,对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把它作为诊断消化道肿瘤的初筛方法。笔者从1991~199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膈肌膨出症的病因、诊断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成人膈肌膨出症的病史、胸片、胃肠道钡餐、胸部和上腹部CT以及膈肌两侧加涤纶条褥式缝合方法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本组7例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短期效果良好。结论:肥胖、长期便秘可能是成人膈肌膨出症重要原因之一,胸片、上消化道钡餐和胸部、上腹部CT对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切开膈肌两侧加涤纶条褥式缝合方法是治疗膈肌膨出症的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遗传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筛选影响NSCLC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和通路,为NSCLC发病遗传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奠定科学基础.方法 运用基因组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以及对单套数据集单个基因元分析(meta-analysis,meta)的方法,筛选出在转录水平上影响NSCLC发生发展的关键通路和基因.结果 通过GSEA和meta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通路中,重叠性较高的主要为粘着斑通路和细胞骨架肌动蛋白调控通路.在粘着斑通路中31个基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骨架肌动蛋白调控通路中32个基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粘着斑通路和细胞骨架肌动蛋白调控通路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联系,后续本研究小组将对这两条通路中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进行生物功能学上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分析食管胃交界部癌手术三种入路方式的围手术期差异,为临床制定手术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食管胃交界部癌手术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经腹组(A组)96例,经上腹右胸组(B组)36例,经左胸组(C组)12例。主要分析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上切缘距肿瘤上缘长度、淋巴结清扫程度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手术时间:A组[(1969±533)min]<C组[(2050±731)min]<B组[(3092±659)min],上切缘距肿瘤上缘距离:A组[(319±049)cm]<B组[(460±061)cm]及C组[(447±068)cm],隆突淋巴结总数:A组(0个)<B组[(133±023)个]及C组[(100±00)个],隆突淋巴结转移程度:A组(0.0%)<B组(166%)及C组(167%),术后引流量:B组[(3641±2953)ml)]>C组[(1650±1410)ml]>A组[(1628±1192)ml],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B组(222%)>A组(52%)及C组(83%),平均住院时间:B组[(241±39)d]>A组[(217±26)d]及C组[(227±3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肿瘤长度、淋巴结清扫总数、淋巴结转移程度、吻合方法、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呼吸肌支持时间、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和术后乳糜胸或乳糜腹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经上腹右胸联合手术增加了围手术期创伤及术后并发症,但与其他入路方式无实质性差异,而且能充分地进行清扫淋巴结,尤其是隆突部位以上的纵膈淋巴结,肿瘤学根治方面更适合于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配对同源结构域基因1(PITX1)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两步法RT-PCR技术检测91例NSCLC组织和21例支气管扩张或肺大疱等手术切除的良性肺组织中PITX1和hTERT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NSCLC组织PITX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24.18%(22/91),明显低于良性肺组织的66.67%(1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P=0.000。91例NSCLC组织中,hTERT基因过表达72例(79.12%),明显高于其在良性肺组织中的正常表达,χ2=46.52,P=0.000。NSCLC组织PITX1基因mRNA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及分化程度(高、中分化与低分化)有关,P值分别为0.004和0.030。hTERT基因mRNA的过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ITX1与hTERT基因的mRNA表达存在相关性,P=0.000。结论:PITX1基因的表达可能对hTERT基因的过表达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PITX1和hTERT基因mRNA表达状况可能与NSCLC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