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常温下观察自组装单层保护金纳米团簇(SA Au MPCs)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量子化电容充电现象。采用循环伏安(CV)和示差脉冲伏安(DPV)法,考察不同链烷基硫醇盐链长和自组装时间对纳米尺度SA Au MPCs双电层电容的影响。结果表明,SA Au MPCs的Au内核尺寸比链烷基硫醇盐链长对其双电层电容的影响更显著;Au MPCs自组装的时间对其修饰电极产生库仑台阶效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铬渣对土壤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重庆市先锋街地区土壤中总铬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将其与对照土壤总铬含量进行比较,同时通过渗透实验,讨论了土壤对铬的吸附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总铬含量虽基本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也有局部单元区土壤总铬含量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土壤对铬的主要吸附深度为0~20cm。  相似文献   
3.
模拟酸雨下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d、Zn、Cu的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自然土壤和污染土壤的模拟酸雨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酸雨作用下土壤中重金属Cd、Zn、Cu的释放特征,比较了自然土壤与污染土壤重金属释放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自然土壤中Cd、Zn的释放量随淋溶量的增加呈现乘幂式增长,酸雨酸度愈强重金属释放量愈大,3种金属累积释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重金属释放量顺序为ZnCdCu,自然土壤对这3种金属吸附能力为CuCdZn。污染土壤中Cd、Zn、Cu的释放模式均呈现指数增长,重金属释放量顺序为CdZnCu,污染土壤对金属的吸附能力为CuZnCd;酸度的增加对污染土壤中Cd、Zn、Cu的释放影响不大。在酸雨作用下,自然土壤由于重金属释放量很小,出现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4.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考核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崇均  傅敏  古昌红  吴四维  林兵 《广州化工》2012,40(10):188-189
针对"三模块"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实施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模式改革,主要包括平时成绩、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和研究论文成绩四部分考核方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子结构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 原子间键联距离和连接关系 ,提出了分子距离 连接性矢量(简称距连矢量 ,VMDC) ,以其表征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并对含一至十个碳原子饱和烷烃共 150个分子的沸点这一重要的物理性质进行了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关系 (QSPR)研究 ,结果表明 ,新的分子距连矢量具有结构选择性高和性质相关性好的特点 ,而且计算较简便 ,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突出创新、重视应用"实验教育理念指导下,提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三模块"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凸显化学实验技术的具体应用;通过实施实验项目负责制、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和改革实验考核方式,提高了实验运行管理水平,促进实验教学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7.
再生润滑油吸附除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白土、分子筛、硅胶和活性炭为吸附剂,对再生润滑油进行吸附除臭处理;比较了用吸附剂直接吸附除臭和先絮凝再吸附除臭2种方法对再生润滑油的除臭效果,考察了影响絮凝、吸附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先絮凝再吸附,效果均较直接吸附除臭有明显的提高,活性白土、硅胶和活性炭的除臭去除率均可达96%以上,分子筛的除臭去除率也可达87%以上;最佳絮凝条件:温度80℃、150mL再生润滑油所需2种絮凝剂用量分别为3.7g和1.3g;最佳吸附条件:吸附温度为70℃,吸附时间为5min(分子筛为30min),吸附剂的用量为2g(活性白土为4g),pH值为10。  相似文献   
8.
铬盐生产基地对水体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市先锋街段嘉陵江水体中铬(Ⅵ)质量浓度在2002、2005年分别进行测定、分析,讨论了铬(Ⅵ)在水体中的稀释、扩散规律。结果表明:该段水体中铬(Ⅵ)离子质量浓度达到地表水Ⅱ类环境质量标准,但在铬盐生产厂的排污口下游,铬(Ⅵ)离子质量浓度上升,说明铬盐生产基地排放的含铬废水,以及嘉陵江岸边铬渣堆中的铬,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水体,使嘉陵江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2002年以来,该段水体中铬(Ⅵ)离子质量浓度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三模块"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整合优化实验内容,设置环境工程专业结合紧密的实验,体现化学实验技术在环境工程专业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该课程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