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中南大学SHPB试验系统,对冬瓜山铜矿深部采集的大理岩进行了动态劈裂实验。结合高速摄影技术和在试样上粘贴一系列的应变片开展动态劈裂时试样裂纹起裂及扩展研究。结果显示,高速摄影可以清晰地看出试样的破坏全过程,简便直观。应变片可以记录加载直径上各点的应变时程曲线,从应变曲线上可以看出,试样的破坏并不一定从中心开始,当试样存在损伤或是弱面时,可能从损伤的部分开始起裂。裂纹扩展的速率大约是其P波波速的一半左右。高速摄影可以清楚地看出试样的整个破坏过程,但是成本较高,不能直接得到加载直径上各点的应变历程和破坏时间。在试样上粘贴一系列的应变片简单易行,成本较低,而且可以捕捉试样上各点的应变历程和破坏时间。  相似文献   
2.
根据冬瓜山铜矿原岩应力测量、岩石物理力学试验、岩体结构调查、数值模拟计算以及工程实际,冬瓜山铜矿深部属高应力(38 MPa)区,存在岩爆倾向性.为此,针对不同的采准巷道提出了支护方法与设计,比如对充填回风道采用"喷-锚-网"支护,对底部结构采用光面爆破和"喷-锚-网 锚索"支护,对出矿口眉线采用超前锚杆预支护等,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冬瓜山矿床埋藏深、矿石含硫量高、开采过程中将面临热害等特点,对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风速、风量、制冷系统设置、自然风压能的利用、工作面的通风和防尘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矿山特大型采空区全尾砂充填封闭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采空区安全隐患,同时为矿山生产中大量的尾砂寻找堆存场地,经充分论证,利用全尾砂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处理.井下采空区的封闭是实施全尾砂充填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简述了井下采空区全尾砂充填封闭工程封闭墙位置的选择、墙体结构型式与厚度的确定及施工过程和实施效果等。  相似文献   
5.
工程招投标主要由招标、投标和评标定标三个阶段组成,其中投标报价是投标人整个经济活动的核心环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清单计价方法实施以来,承包企业投标报价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因素影响。2013 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下简称13《规范》)自2013 年7 月1 日起正式实施。在08《规范》基础上,结合13《规范》新特点以及内容变化,通过对比分析,着重对投标报价相关条款进行风险解析,明确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提出相应防范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失误,以期中标并能够获得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6.
安庆铜矿高阶段矿房充填体的稳定性关系到矿山正常生产。为此,对充填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影响充填体的稳定性因素,提出了保证充填体质量及提高充填体强度的措施 。  相似文献   
7.
对高温深井通风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冬瓜山矿床埋藏深、矿石含硫量高、开采过程中将面临热害等特点,对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风速、风量、制冷系统设置、自然内压能的利用、工作面的通风和防尘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冬瓜山铜矿床开采过程中岩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冬瓜山铜矿床在基建过程中出现的岩爆现象和即将投入大规模生产可能出现的岩爆问题,从矿区构造、原岩应力特征、岩爆产生的特点、岩爆发生的数值预测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对冬瓜山铜矿床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岩爆问题提出了一些控制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公司所属6个矿山均属于矽卡岩型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采用的采矿方法涉及空场法、崩落法及充填法3大类。对公司所选用的采矿方法、支护技术、爆破技术及出矿设备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今后采矿技术的发展提出了8个方面的展望分析,特别是要加强深井开采技术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原狮子山铜矿东、西狮子山矿段采用崩落法及空场法开采,两矿段分别在2000年、2002年闭坑,均形成了通地表的超大采空区.东狮子山空区体积为1 570 175 m3;西狮子山空区体积为3 011 817m3,2个超大采空区一直没有得到处理,对矿山正常生产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采用尾砂充填方式对超大采空区进行处理,消除超大采空区存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