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报导一种以SEC快门摄象管为图像传感器,CA5300图像卡为图像数据帧存贮体,微型计算机为控制中心的新型荧光光电成像系统。运用系统中独特的快门装置,做出了时间分辨成像,消除了背景荧光对成像的影响,并由微机对采集到的荧光图像进行必要的图像增强和噪声消除等处理后输出再显示,效果良好。文章最后给出系统在潜指纹荧光探测和细胞结构荧光探测两方面的应用研究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2.
以佛山市南海区供水管网信息系统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GIS的建立,可为拟建供水管网GIS的城市提供参考;介绍了GIS建成后的日常维护,提出在GIS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录入过程中工作流程化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枯水季节时常发生的突发性污染问题,桂城水厂采用了粉末活性炭投加系统.该系统具有手动、自动两种控制方式.运行结果表明,通过投加适量的活性炭,可以保证出厂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桂城水厂V型滤池的阀门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原设计V型滤池因所采用阀门的质量问题造成恒水过滤和自动反冲洗难以实现等 现象,通过阀门和自控系统的改造,一举实现 了V型滤池的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5.
在水源污染风险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对佛山市主要饮用水水源之一--北江的沿流域污染风险以及北江水源下游某取水口断面多年来的污染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沿北江流域水源污染风险先增大后又有所下降,污染风险最高值出现在主城区河段;②北江流域水源污染总风险值较高;③基因毒物质是造成北江水源污染风险的主要污染物质,其中Cr的污染风险最高,其次为As和Cd;④对于躯体毒物质,主要风险来源于Hg、Pb、NH3三种污染物.氨的风险值呈增加趋势,2004年以后取代Hg成为主要的躯体毒物质风险源.针对北江水源的上述特点,提出了相关部门和当地供水公司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饮用水水源水质健康风险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佛山主要水源——北江多年来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北江流域水质健康总风险值较高;水质健康风险沿北江先增大后又有所下降,最高值出现在主城区河段.基因毒物质是造成北江水质健康风险值高的主要污染物质,其中Cr的健康风险值最高,其次为As和Cd.对于躯体毒物质,主要风险来源于Hg、Pb、NH,三种污染物;氨的风险值呈增加趋势,2004年以后取代Hg成为主要的躯体毒物质风险源.针对北江水源的水质健康风险特点,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烧杯试验考察了常规混凝、预加石灰乳混凝以及硫化钠沉淀联合强化混凝对模拟突发性汞污染原水中汞的去除效果。通过硫化钠投加量、pH、2种混凝剂和3种助凝剂及其投加量对除汞效果的影响试验,优化了硫化钠沉淀联合强化混凝法除汞。结果表明,常规混凝汞去除率为23.5%~31.8%;预加石灰乳混凝的汞去除率为32.8%~79.8%;硫化钠沉淀联合强化混凝的除汞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大于90%。硫化钠的最佳投量比为1∶2(Hg2 ∶Na2S.9H2O),在过量200%以下出水硫离子均不超标。pH在8以上可确保硫化钠充分发挥作用。PAC最佳投加量为20mg/L,PAM最佳投加量为0.1mg/L。为期30天规模为4m3/h的中试验证了优化后的硫化钠沉淀联合强化混凝应急处理方法对不同汞污染程度的原水的除汞效果与小试基本一致。用硫化钠沉淀联合强化混凝应急除汞,在汞超标100倍以下,过滤出水可达标,在汞超标60倍以下,沉淀出水可达标。处理费用为0.02588元/m3。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佛山市南海区供水管网信息系统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GIS系统建立,系统建成后的日常维护,提出在GIS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录入过程中工作流程化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桂城水厂三期工程加氯系统中存在的传输流量与流量计显示流量不一致 ,氯瓶切换时剩氯过多以及出厂水余氯不稳定的问题 ,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水源水受到突发性污染,以常规净水工艺为基础,以氰化物为目标污染物,开展了应急处理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混凝工艺对氰化物的去除率较低,只有20%~30%.高锰酸钾预氧化对去除氰化物无增强作用.预氯化可以有效去除氰化物,但会生成相应量的氯化氰;调节原水的pH>9,可以使生成的氯化氰最终转化为氨氮,再将pH值调回8后,氰化物和氯化氰浓度均无明显变化,氰化物污染得以稳定、无害化去除.投氯量与原水中氰化物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可据此指导水厂的应急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