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志勇  严再春  李鑫奎 《建筑施工》2021,43(4):671-672,674
为了克服传统施工现场污染源监测存在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展示等方面的缺点,设计了基于物联网和LoRa技术的污染源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查看施工现场污染源各项指标,改善人员作业条件,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改善了现有的管理模式,给企业决策和绿色生产带来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某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背景,通过有限元方法全过程模拟了在混凝土不同浇筑分块区域设置后浇带和采用施工缝分块2种施工方案,对比分析了地下室梁板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2种施工方案的拉应力最值相差在10%左右,该结论对项目施工缝分块施工提供了较好的工程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对施工期结构监测需求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无线应变监测设备特点,提出了应力监测设备低功耗监测的研发目标。基于具有远距离传输和低功耗特点的远程无线电(LoRa)传输模式,建立了采集终端+网关的总体传输架构。在LoRa设备自身低功耗的基础上,采用空中唤醒机制和优化的振弦激励方式,大幅降低振弦式应变监测设备在数据采集和传输过程的功耗。针对施工期结构监测容易受到干扰的特点,设计了采集终端和网关的双储存和接通重发机制,保证了特殊情况下数据采集的完整性。两个工程的示范应用,证明所研发的设备在功耗、传输距离、稳定性和可靠性上能够满足结构应力监测的需求,尤其适用于施工期应力监测。  相似文献   
4.
5.
6.
当前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日益旺盛,改造工程逐渐增多,为有效控制改造施工风险,对既有建筑改造施工控制的分析理论、结构监测、控制目标和控制原则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既有建筑改造特点,提出了基于当前状态的增量法施工控制方法,并结合几种典型改造案例,介绍了既有建筑改造施工控制内容及实施过程。应用结果表明,合理应用增量法控制原则,通过工艺流程优化,施工过程控制,可保障既有建筑改造施工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7.
李鑫奎  伍小平  夏飞 《施工技术》2012,41(2):28-30,33
青岛大剧院钢屋盖为大跨空间钢桁架结构体系,跨度达78.4m,屋面造型对桁架变形要求极高.为解决钢桁架施工过程中挠度及内力不易控制的难题,把全过程仿真分析、施工监测以及自适应控制理论应用到大跨空间桁架的施工过程中,实现空间桁架的施工控制.实践表明,空间桁架的施工控制既可以使结构内力和标高与设计值较好地吻合,又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李鑫奎 《建筑施工》2013,35(1):78-79
柬埔寨湄公河大桥是东南亚最大的连续刚性结构桥之一。施工前通过全过程仿真分析确定了箱梁的预拱度值,并得到了张拉力作用下箱梁截面的应力值。施工过程中根据应力及标高实测情况,对计算模型和实际放样标高进行了调整,最终为桥梁的施工提供了详细的控制数据,确保了桥梁的顺利合龙。  相似文献   
9.
季文  李鑫奎 《建筑施工》2014,(11):1240-1241
青岛温泉国际博览中心是典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钢屋盖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对其中2座场馆总体施工路线进行了分析,对吊装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模拟了吊装过程中钢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情况,确定了合理的吊装顺序和预变形值,保证了结构线形平顺。  相似文献   
10.
大连国贸中心大厦为超高层建筑,其地下室由于功能设计的改变需进行改建,具有一定的风险。采用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地下室改建进行全过程仿真分析,针对不同的土压力荷载模式分别进行了模拟,对地下室主要结构构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在满足结构安全和裂缝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计算结果优化了拆除改建顺序和临时支撑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