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绿色公路规模化发展程度不足、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的问题,以政府方和绿色公路投资建设者为参与人构建两者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绿色公路发展的内在机理。博弈模型表明当政府对绿色公路采取激励政策的概率较大时,投资建设者的稳定策略为建设绿色公路,当投资建设者建设绿色公路的概率较大时,政府方的稳定策略为采取激励政策。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对博弈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政府和投资者协同推进绿色公路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促进绿色公路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政企双方采取积极策略的初始概率,并降低影响演化结果的阈值。  相似文献   
2.
大型建设项目往往包括多个子项目,加大了风险管理的难度。风险存在于每个项目的工作结构和项目群管理组织之中,如何加强多个项目之间的协同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自身和项目的信息资源,协同建设,共同控制项目风险,是项目群风险管理的关键。结合山区高速公路桥隧毗邻项目群的具体案例,以项目群风险特征分析为基础,进行项目群风险识别,提出建立风险协同管理平台,对项目群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在不同阶段均面临不同的质量风险,并各自采取不同的质量风险管理决策。首先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基于利益分歧对业主和承包商在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方面决策进行经济学解释。建设项目业主与承包商之间、政府与项目法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集中反映在信息的不对称性与契约的不完备性,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建设项目委托代理关系的规律和基本特征,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对质量风险管理决策进行经济学解释。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防范工程质量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跨界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的横向治理评估体系不完善、治理主体主动施策意愿低的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改善、生态价值实现角度探索治理主体协同决策的动力机制。分别构建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以及协同合作博弈模型,分析流域上下游政府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策略,并建立基于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发现:在非协同合作下,上下游政府努力程度不足;协同合作在经济层面上比非协同合作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上下游政府自发达成协同合作比较困难,通过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上下游达成合作并能提高跨界流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效益。研究成果可为跨界流域府际合作机制的构建及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新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针对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没有明显优势,反而在基础知识和研发能力上存在劣势的现状。通过文献阅读研究与专家访谈,选取15项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影响因素,设计问卷,针对回收问卷采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关键因素,从完善组织与人才保障制度,搭建创新训练平台,落实资金保障,建立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与配套政策,加强人才培养评价与监督管理五方面,提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例,借助因子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用户需求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契合度评价模型。其中,二级指标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由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的贡献率确定,三级指标对于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由层次分析的主观权重和因子分析的客观权重最终确定。研究表明,水费定价收费标准的合理性、饮水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工程建管质量的可靠性成为众多影响契合度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大致吻合,这说明,考虑用户需求条件下的契合度评价模型对于指导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公共项目公私伙伴关系监管体系与监管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了公私合作模式(PPP)进行公共项目建设有利于解决建设资金紧张以及政府在投资管理上的低效问题,在分析PPP项目政府监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健全监管体系,合理确定政府监督边界,科学选择监管途径,对PPP项目进行依法规制,以推进公共项目PPP模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础设施项目BT模式投资建设招标管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我国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与建设管理实际,分析BT模式的特点与社会效果,探讨了BT模式投资建设项目的实施前提,如何进行招标决策,如何合理地进行合同策划,讨论了评标方法,融资能力评价及风险防范的合同条款.  相似文献   
9.
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在不同阶段均面临不同的质量风险,并各自采取不同的质量风险管理决策。首先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基于利益分歧对业主和承包商在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方面决策进行经济学解释。建设项目业主与承包商之间、政府与项目法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集中反映在信息的不对称性与契约的不完备性,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建设项目委托代理关系的规律和基本特征,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对质量风险管理决策进行经济学解释。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防范工程质量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何寿奎  付弘扬 《人民长江》2020,51(3):153-159
为了研究“一带一路”项目风险传递机理,分析了“一带一路”水电项目建设面临的风险,构造了风险传递的反馈回路图,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结构熵权法建立了以“一带一路”水电项目为背景的风险传递模型。通过对模型变量赋值,确定变量权重和函数关系,建立了定量的SD模型。结合阿根廷孔拉水电站项目案例进行仿真分析,模拟不同风险管理水平和合同再协商力度对项目风险的影响,分析不同阶段的项目风险传递的特征和影响,提出风险控制对策。研究成果使“一带一路”水电项目建设者能够应对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有效降低风险并提高项目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