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探究现代端砚的创新设计方法.方法:以端砚从传统到现代演变发展为启示,分析了端砚制作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方式,论述了现代端砚在生活中的设计存在不足,探讨了对其进行设计上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现代美学为导向、以功能为核心进行创新设计的原则,主张从功能上创新、形制上创新、工艺美术上创新3个方面来设计符合现代美学生活的方式和大众审美的端砚.在传承的过程中应用其创新,使端砚重新定义并融入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范氏天一阁园林坐落在浙江宁波,至今已逾450年,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末清初江南藏书楼园林的基本面貌。天一阁园林典雅精巧,乾隆为藏《四库全书》,写仿"天一之法"建皇家七阁,园景随地宜而变,可称中国传统园林"一法多式"之典型。试从"天一阁"被写仿的现象分析七阁借助"一法多式"有效处理"园之异宜"的兴造,探索"法与式"的演化过程、内在动因及对传统造园传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嘉丽  王欣 《园林》2020,(3):2-7
南朝名伎苏小小之墓是杭州西湖女性风景的典型代表,历代文人追思拜谒苏小小墓,共同构建了"西泠桥畔苏小小"这一形象。西泠是杭州西湖最古老的名胜之一,名人墓祠、园圃印社,文化底蕴丰厚,又以苏小小而名。苏小小文学形象依托西泠风景空间的演进而不断丰满,形成了"创作—解读—重构"的风景欣赏模式,成为人们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最好例证,同时形成了具有集体认同的风景空间,所谓"景物因人成胜概"。本文试以苏小小墓为切入点,聚焦西泠之演变,其女性化风景的形成与发展,探寻情感作为风景内核的多样性特质。  相似文献   
4.
5.
中国的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端砚作为四大名砚之首,始于唐武德年间,有着1300年的历史.本文通过梳理端砚历代发展状况、制作工艺、形制及纹样,力图揭示端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高等院校逐渐成为普及群众体育的"主阵地"。然而高等院校规模的扩张引发建设用地紧张,土地资源稀缺与场馆体量过大及空间利用率低的矛盾逐渐凸显。文章基于上述问题,依托集约建设的理念,通过对韩国首尔高校体育馆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其高校体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分析其集约化建设的影响动因,阐述集约化建设的内涵及特征,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馆集约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