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波导中场分布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有限元法(FEM),但采用人工透射边界,称之为有限元—人工透射边界法。并用渐变型声指向耦合器中表面声波导二维声场的计算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甘肃省制造型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末端,利润低、设计研发能力弱、高水平人才缺乏、开发理念落后,无力组建完善的项目设计团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和实践了以政府为主导、整合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为模式的工业设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以有机氟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等为共聚单体,制备含氟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乳化剂种类、乳化剂量、反应温度、引发剂量、恒温时间和氟单体含量等各种工艺条件对乳液聚合性能的影响,并对制备的乳液进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接触角等表征,结果表明在使用R-A/R-D复配乳化剂,乳化剂用量为0.24 wt%,反应温度为85℃,引发剂用量为0.3 wt%,恒温时间为2.5 h,氟单体含量为20 wt%时制备的乳液具有很高的转化率和较低的凝聚物含量,乳液转化率达到99%,凝聚物含量为0.19 wt%。制备的乳液涂膜后,乳胶膜具有很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4.
光纤光栅表面化学镀镍及影响镀层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月红  文继华 《表面技术》2018,47(7):241-245
目的通过优化化学镀工艺,在光纤光栅表面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镀镍层。方法利用化学镀置换还原反应,在非金属表面沉积金属镀层。改变镀镍液温度、pH值并优化敏化活化处理,得到连续光滑的镍层。通过金相显微镜对镀层进行形貌观测,用高低温交变试验箱和万能试验机对镀层附着力和镀镍后光纤光栅的抗拉力进行测试。结果与未优化时沉积镍层对比,优化化学镀工艺沉积的镍层连续光滑,说明镀液稳定干净,镍原子沉积速率合理。优化条件为:过滤敏化液和活化液,并在敏化、活化后各进行超声清洗30 s,镀镍液温度92℃,pH值3.2。该条件下可得到稳定干净的镀液和连续光滑的镀层。经测试,镀层无开裂脱落,镀镍光纤光栅的抗拉力在5.5 N以上。而未优化时,镀液不稳定,镀层不连续或连续部分不光滑,且超声清洗时部分脱落。结论优化化学镀工艺中敏化活化处理和镀镍液温度、p H值后,镀液干净稳定,镍原子沉积速率合理,所得镀层连续致密、厚度均匀,从而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热释光(TL)与线性调制光释光(LM-OSL)激发晶体的原理和方式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论文致力于通过设定一定的模拟实验条件,采用Maxima数学软件对α-Al2O3:C晶体的TL曲线和LMOSL曲线进行模拟,研究这两种释光曲线峰值的参数依赖相似性。初步研究表明,在特定的模拟实验条件下,两种释光曲线峰值的参数依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释光曲线峰值与n0值,加热速率q(或溢出常数f0)呈现正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叔碳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物为核,有机氟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物为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得了核壳型叔碳氟碳共聚乳液。讨论了乳化剂量、引发剂量、反应温度、恒温时间等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并对乳液进行了接触角、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85℃,恒温时间为2h,w(乳化剂)=3.5%,w(引发剂)=0.3%,制备的核壳型乳液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7.
网格资源发现与监测是网格计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为了对网格资源进行调度和分配,网格系统必须对动态的网格资源进行实时、准确地监测,以充分了解资源的当前状态。通过对网格资源发现与监测标准的分析,结合Agents的跨平台通讯和智能化的特性,该文给出了一种基于Agents的分层次的网格资源发现与监测模型,该模型以较小的系统代价,可以获取较好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