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目前磨削辅助电火花线切割(A-WEDM)微观切割机理尚不明确的问题,以单晶硅为加工对象,通过设计电路对最大放电间隙进行了测量。通过采集和分析加工中的放电波形、观测加工后工件表面形貌同时比较磨粒出刃高度与放电间隙的大小,研究了A-WEDM材料去除机理。考察了4个因素(脉冲宽度、占空比、进给速度和线锯速度)对A-WEDM切割单晶硅的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WEDM切割单晶硅的最大放电间隙为57 μm,在加工的初始阶段先产生放电腐蚀作用;当加工处于稳定阶段时,在每个脉冲宽度内,工件材料在放电腐蚀与金刚石颗粒磨削的耦合作用下被去除;而在每个脉冲间隔内,放电腐蚀作用停止,金刚石颗粒的磨削作用仍然存在,从而去除了放电产生的部分重铸层与电蚀坑。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今年以来,四川铁通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照项目上报、设计、施工相分离的原则,建立工程实施各阶段的相互衔接、互控、监督机制。公司于今年初成立了设计室,负责对各市州分公司立项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和编制概算。运行1个多月的情况表明,在工程项目上做到了有序可控,单从项目审批一环就为公司节约了部分投资,为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有效率走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相剥离法制备多层石墨烯(MLG)及MLG/Fe_(2)O_(3)复合纳米材料,将MLG,MLG/Fe_(2)O_(3)及MLG+Fe_(2)O_(3)直接添加至钛合金与钢的滑动界面上,通过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测试TC11合金的摩擦磨损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仪、激光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3D激光扫描显微镜及能谱仪对磨损表面及亚表面的结构、形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添加MLG时,TC11合金磨损失重及摩擦因数的变化趋势与未添加时类似,但磨损更严重。磨面上只含金属Ti,呈现出黏着痕迹、塑性撕裂、犁沟等黏着、磨粒磨损特征,基体发生塑性变形。添加MLG/Fe_(2)O_(3)复合和MLG+Fe_(2)O_(3)机械混合纳米材料时,磨损失重及摩擦因数在一定滑动转数范围内始终保持极低值,处于0附近。磨面上留有MLG和Fe_(2)O_(3)等物相,摩擦层为双层结构,呈现出典型的黑色、灰色区域。转数增至25000转时,添加复合材料时形成的双层摩擦层消失,转变为严重磨损,而添加混合材料时形成的双层摩擦层仍稳定存在。单独的MLG不能改善钛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在含Fe_(2)O_(3)摩擦层基础上添加MLG,形成的双层摩擦层兼具润滑和承载功能,可显著提高钛合金的减摩性和抗磨性。机械混合添加剂诱导形成的双层摩擦层中,因MLG层多且相对含量较高,钛合金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2006年3月9日,是中国铁通四川分公司成立五周年的日子,该公司本着“热烈、新颖、节俭”原则,结合“3.15”的到来,紧锣密鼓地开展以“纪念公司成立五周年,唱响中国铁通之歌”为主题的系列营销宣传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以达到“外塑形象,内聚合力”的目的。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庆祝活动在成都、绵阳、乐山、西昌、内江五大片区开展,活动包括主题征文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体系平台的视角,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技术措施,期望对保证立德树人评价体系平台安全稳定运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从铝青铜的热处理工艺和微合金化两个方面总结了目前铝青铜合金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详细介绍了合金元素及热处理对铝青铜合金的强度、硬度、伸长率及耐磨、耐蚀性能等综合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铝青铜合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富勒醇的单根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改进的液相氧化法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分步化学提纯,并使用富勒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对纯化的碳纳米管进行分散。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表征结果表明使用NaOH和混酸溶液进行分步提纯的效果最佳,不但可以有效去除碳纳米管中的杂质,还可以在其表面官能化羟基、羧基等含氧基团;实验采用富勒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碳纳米管分散液,结果表明富勒醇可以有效提高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实验成功制备出均匀的单根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