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济南市长清区1963~1999年乙类传染病的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今后我区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区1963~1999年的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间只在1999年发生1例霍乱为甲类传染病,故只做乙类传染病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含十字形结构域蛋白-3(JMJD3)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多个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25例新鲜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JMJD3和NF-κB信使RNA(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2例肝细胞癌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JMJD3和NF-κB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上述蛋白的相关性,采用生存分析法(Kaplan-Meier)法来评估JMJD3和NF-κB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JMJD3和NF-κB蛋白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参数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结果JMJD3和NF-κB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t=-15.130、-15.0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细胞癌组织中JMJD3阳性率[87.25%(89/102)]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57.84%(59/102),χ2=22.1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细胞癌组织中NF-κB阳性率[83.33%(85/102)]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29.41%(30/102),χ2=55.6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MJD3和NF-κB表达与甲胎蛋白水平、分化程度、有无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NF-κB与结节数目明显相关(χ2=5.1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MJD3蛋白高表达者的生存期高于低表达者(χ2=40.5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F-κB蛋白高表达者的生存期低于低表达者(χ2=48.8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JMJD3与NF-κB呈正相关(r=0.627,P<0.05)。结论JMJD3和NF-κB在肝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长清区为山东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的严重疫区之一。自2 0世纪70年代起,长清区推行了以羊只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布病疫情得到逐步控制,从1985年起未再发现新发病人。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布病监测点之一,按照全国监测方案要求,连续进行布病监测。现对1996~2 0 0 2年的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长清区连续18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自1984年发生首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至2001年,连续18年发病不断,目前EHF已成为我区主要传染病之一.为探讨本病在我区的流行规律,预测今后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区1984~2001年EHF发病情况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长清区1996~2002年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市长清区为山东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的严重疫区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起,长清区推行了以羊只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布病疫情得到逐步控制,从1985年起未再发现新发病人。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布病监测点之一,按照全国监测方案要求,连续进行布病监测。现对1996~2002年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1999-2002年,我们采用深静脉置管法对360例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术后真菌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6例肾移植术后真菌性肺炎患者,感染真菌为白色念球菌10例,克柔念珠菌、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各1例。应用氟康唑治疗7例,伊曲康唑1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3例。治愈11例,死亡5例。表明肺部真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肝移植术后肝脏穿刺活检资料的分析,探讨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病理组织学表现,指导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249例次诊断性肝脏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资料和治疗效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分析其病理学形态改变,排斥反应采用Banff排斥反应病理标准、RAI评分分级.结果 所有病理活检资料中,急性排斥反应发病率为最高,共71例次(28.5%),胆道并发症39例次(15.7%)、肝炎病毒感染及复发28例次(11.2%)、药物性损害34例次(13.7%)、再灌注损伤35例次(14.1%)、巨细胞病毒感染14例次(5.6%)、肿瘤复发7例次(2.8%)、慢性排斥反应16例次(6.4%)、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2例次(0.8%)、难以确定3例次(1.2%).结论 移植肝行穿刺活检术能很好的明确肝功能异常的病因,进而指导临床进行精确、有效的治疗,建议各移植中心将肝脏穿刺列为肝移植术后的常规检查,定期活检,更好的保护移植物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9.
郑州人民医院肝脏外科自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共施行肝移植手术140例,其中背驮式肝移植49例.在采用背驮式肝移植的患者中,有45例供体、受体血型完全符合.现将45例背驮式肝移植患者按照肝脏冷缺血时间分为小于10 h组和大于10h组,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和雷帕霉素对肝癌肝移植受者Foxp3+ Treg产生的影响及其防治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 自移植后第2个月到第12个月,每月采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他克莫司组和雷帕霉素组肝癌肝移植受者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同期术后观察和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受者间Foxp3 mRNA表达水平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他克莫司组受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0.1032±0.0943)明显低于雷帕霉素组受者(1.2136±0.6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10,P<0.01);雷帕霉素组患者比同期他克莫司组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22,P<0.05).结论 他克莫司抑制了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诱导,而雷帕霉素可能参与了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雷帕霉素对肝癌肝移植受者防治排斥反应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