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c受体介导的HBV宫内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汤小湄  肖小敏 《广东医学》2006,27(10):1581-1583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目前全球约有3.5亿慢性HBV感染者,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我国众多慢性HBV携带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阻止乙肝母婴垂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的主要环节,目前联合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来控制乙肝的宫内感染获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有10%~20%的高危儿免疫失败。对宫内感染的阻断和预防现在还没有很有效的措施,主要问题在于传播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通过研究阐明HBV宫内感染机制,将对乙肝的防治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H…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移植到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模型大鼠体内,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取雌性SD大鼠50只、将其随机分为3组:正常手术组(N-O组)10只、模型对照组(M-C组)20只和模型治疗组(M-T组)20只。孕第19天N-O组剖宫取胎后连续缝合子宫切口;M-C组与M-T组剖宫产术后子宫肌壁注射脂多糖(LPS)联合电凝(功率为10 W)子宫切缘,间断缝合切口。M-T组分A、B亚组(各10只),A组静脉注射0.5 m L+阴道灌注0.5 m L(1×10~9/L)WJMSCs,B组阴道灌注1 m L同浓度WJMSCs,每周1次,共3次;M-C亦分A、B亚组(各10只),与M-T组同样方法处理,仅将生理盐水替代WJMSCs。各组治疗后第1和4周,分别处死6和4只,留双侧子宫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肌动蛋白(actin)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通过体视学分析,检测子宫肌层和内膜的修复情况。结果:WJMSCs治疗后第1和4周,M-C组子宫肌层厚度和actin体积密度(Vv)均显著低于N-O组,肌层胶原纤维Vv和内膜缺陷率高于N-O组(P0.05);WJMSCs治疗后第1和4周,M-T的A和B组的肌层厚度和actin Vv均显著高于M-C组,肌层胶原纤维Vv低于M-C组;M-C组内膜缺陷率高于其它组(P0.05)。结论:WJMSCs可促进PCSD大鼠子宫肌层结构和功能的修复。静脉+局部联合治疗和单纯阴道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脐带Wharton’s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WJMSCs)在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输卵管炎症模型组(n=40)和对照组(n=10)。其中,模型组大鼠双侧输卵管注入混合菌后再随机分成5组,急性治疗前组(n=5),于造模后第20日取材;急性治疗组(n=10),于造模第20日,给予腹腔注射WJMSCs(1×106/ml),7 d/次,共3次,疗程结束1周后5只取材;慢性治疗前组(n=5),于造模后30 d取材;慢性治疗组(n=10),于造模第30日开始给予WJMSCs;方法同急性治疗组,疗程结束1周后5只取材;慢性模型组(n=10),造模后不给予任何处理,第51日5只取材,所有余下雌鼠分别与雄鼠同笼。检测比较急、慢性输卵管炎模型大鼠腹腔注射WJMSCs治疗前、后血清INF-γ和TNF-α水平、输卵管超微结构、单位面积输卵管腔上皮皱褶长度(Lu)和分泌颗粒的密度(D),以及各组受孕率及产仔数。结果:急性输卵管炎期,输卵管上皮被破坏,间质水肿,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慢性输卵管炎期,上皮扁平化,黏膜下纤维化,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急性输卵管炎治疗前组Lu值无明显变化,而D值显著下降,治疗后恢复正常;慢性输卵管炎治疗前组Lu、D值均明显降低,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急、慢性输卵管炎治疗前组血清TNF-α和INF-γ水平均明显增高,治疗后急性组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慢性治疗组虽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急性输卵管炎治疗组受孕率、产仔数恢复正常。慢性输卵管炎治疗前、后,其受孕率、产仔数均明显下降。结论:WJMSCs腹腔注射治疗大鼠急性输卵管炎,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恢复输卵管结构和功能,恢复生育功能,但对慢性输卵管炎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提示在急性期治疗输卵管炎有可能防止继发不孕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异源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反复妊娠丢失(RPL)患者的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反复妊娠丢失并具备免疫治疗适应证的患者30例(RPL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异源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其外周血NK细胞及亚群的变化,并以26例正常妇女做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异源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RPL组患者外周血CD3-CD56+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亚群比例CD3+CD56+、CD56dimCD16+、CD56brightCD16-、CD56+CD69+比较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56+NK细胞比例从治疗前的(17.07±8.19)降为治疗后的(10.02 ± 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亚群比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源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可能通过降低CD3-CD56+NK细胞比例促进再次妊娠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20个希特林缺陷病家系SLC25A13基因的突变特点以及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高频突变筛查结合直接测序的技术对20例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在确定每个家系基因型后,为先证者母亲再次妊娠的胎儿提供遗传咨询并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20个希特林缺陷病先证者均检出SLC25A13双等位基因致病性突变,共发现10种致病突变类型,包括3种缺失突变:c.851del4、c.1092;095delT和c.495delA;2种剪接位点突变:IVS6+5G>A和IVS11+1G>A;2种无义突变:c.775C>T (p.Q259X)和c.72T>A(p.Y24X);1种重复突变:c.1638;660dup;1种插入突变:IVSl6ins3kb;1种错义突变:c.1775A>C(p.Q592P)。20个家系共行24次产前诊断。其中8例胎儿基因型正常,11例为SLC25A13基因突变携带者,5例为SLC25A13双等位基因突变。2例c.851del4/c.851del4纯合突变胎儿的父母选择继续妊娠,其余3例双等位基因突变胎儿的父母选择终止妊娠。结论对希特林缺陷病家系进行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可以为先证者确诊、受影响家庭的遗传咨询和下一胎产前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有效降低缺陷患儿再发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胎盘组织人白介素-6受体与胎盘HBV感染关系.方法 选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BsAg阳性的67例胎盘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hIL-6R和HBsAg/hIL-6R的分布情况.结果 hIL-6R散在分布于胎盘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HBsAg阳性的胎盘组织中HBsAg /hIL-6R在同一位置,有共存现象. 结论 HBV宫内感染可能存在经胎盘细胞表面hIL-6R介导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8.
HBV携带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小湄  肖小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93-4195
目的:探讨HBV携带产妇喂养方式与婴儿感染HBV的关系。方法: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搜集所有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并计算合并OR值及95%可信区间,用Re-viewManager 4.2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分析HBV携带产妇喂养方式对婴儿感染HBV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3篇,总样本量1 778例,母乳喂养组965例,感染HBV 121例,人工喂养组813例,感染HBV 51例,合并OR=1.68,95%CI为(1.16,2.44)。结论:HBV携带产妇喂养方式与婴儿感染HBV呈正相关,HBV携带产妇母乳喂养可能增加婴儿HBV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TORCH感染的产前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小敏  范档  汤小湄 《新医学》2009,40(3):152-153
1 引言 TORCH是一组可导致感染的致畸微生物,T指弓形体(toxoplasma)、O指其他(other)(如微小病毒B19、梅毒螺旋体等)、R指风疹病毒(rubella)、C指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H指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es,HSV)。孕妇如发生TORCH感染,自身症状大多轻微,甚至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但却可垂直传播给胎儿,孕早期宫内感染可导致胎儿畸形。妊娠中晚期宫内感染,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器官发育不良(如小脑畸形等),甚至影响其出生后的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0.
甘露  肖小敏  汤小湄  刘灶松 《新医学》2009,40(11):741-743
妊娠合并宫内感染产后并发肺炎和肺动脉栓塞较为罕见。该文对1例妊娠合并宫内感染产后并发肺炎和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了报道。该例患者以先兆早产收入院,结合临床表现、经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胎盘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螺旋CT增强扫描、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宫内感染,早产后并发肺炎和肺动脉栓塞,经抗凝治疗6d、抗感染治疗半个月后基本痊愈。该例提示孕期发生不同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闷时应考虑肺动脉栓塞的可能,同时测定血浆D-二聚体,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螺旋CT增强扫描,可有效诊断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