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条件培养液(epithelial cell conditioned medium,ECCM)体外诱导犬B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比格犬1只,体重10 kg.于犬髂后上棘采用骨髓穿刺法取骨髓5 mL,分离培养BMSCs.取犬口腔黏膜下组织,剪成约4 mm×4 mm大小,制备ECCM.取第2代BMSCs以2×104个/孔细胞密度接种,实验组于ECCM中培养,对照组于低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观察两组细胞形态特征,MTT法绘制生长曲线,诱导培养21 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l9,CK-19)和细胞角蛋白AE1/AE3,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见两组细胞均呈长梭形,均匀分布,折光性较强,增殖迅速.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均呈"S"形,实验组生长曲线较对照组右移,提示ECCM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实验组CK-19和细胞角蛋白AE1/A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阳性反应,对照组呈阴性.透射电镜下实验组细胞胞浆内可见紧密连接.结论 ECCM体外有诱导同种B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睡眠状况及生活事件的现状,并进一步研究患者的睡眠状况与生活事件的相关关系。方法在北京市某精神科专科医院选取神经症患者55名,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神经症患者生活事件与睡眠状况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①神经症患者的睡眠均分要显著高于常模(t=3.360,P〈0.01);②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神经症患者睡眠状况有显著差异(t=2.776,P〈0.01);未婚的与已婚的神经症患者睡眠状况有显著差异(t=3.512,P〈0.01);③不同性别、独生与否、婚姻状况的神经症患者所受的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④不同类型神经症患者的生活事件与睡眠状况并无显著相关(r=0.041,P〉0.05)。结论①神经症患者比正常人出现更多的睡眠问题,睡眠质量比常人差;②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神经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要优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神经症患者;未婚的神经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要优于已婚的神经症患者;③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在经受了生活事件后,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对神经症患者的睡眠状况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加味桂枝茯苓汤合并国产富马酸喹硫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90例,继续服用富马酸喹硫平不变;随机分为加味桂枝茯苓汤组(中药每日1剂,水煎成200ml,日1次口服)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中西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67,P0.01),PANSS总分、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味桂枝茯苓汤合并富马酸喹硫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不失为有效和相对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西酞普兰治疗学校恐怖症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潇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5):422-423
目的:探讨新型抗抑郁剂西酞普兰对学校恐怖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式研究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给予西酞普兰药物治疗,并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疗效评定。结果:CGI与SCL-90从疗后两周开始与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疗效指数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新型抗抑郁剂西酞普兰对学校恐怖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氮平对抑郁障碍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伴抑郁障碍冠心病患者,进行8周的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对照组各24例。米氮平7.5~45m g/日,以BECK抑郁问卷(BD 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评定疗效,冠心病临床症状,血压、心电图监测冠心病缓解情况。结果米氮平抑郁症状的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根据BD I评分米氮平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9%,33.3%,P0.05),根据HAM D评分,米氮平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55.6%,37.1%,P0.05)米氮平组冠心病相关症状的显效率比对照组更明显。结论米氮平能有效的减轻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状,这种治疗更有利于冠心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做常规治疗,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外,另进行团体心理治疗8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为量化指标,对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做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后,2组间HAMD、HAMA指标(t=-1.96,-2.75;P〈0.05)和NOS IE指标(t=3.79,2.93,9.1,-3.5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认知,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一线抗抑郁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0.1-2013.12我院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0例和20~40岁的非老年普通抑郁患者80例,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抑郁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同时观察TCAs、SSRIs两类主要一线抗抑郁药对老年难治性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非老年组与老年组HAMD中激越性抑郁因子、焦虑反应因子无显著差异,老年组躯体症状因子(t=29.85;P0.01)、迟滞性抑郁因子(t=42.30;P0.01)与非老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在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效果方面TCAs组治疗各周(1、2、4、8、12)与SSRIs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效果明显优于SSRIs组:(t=8.03,21.40,49.87,48.90,84.81;P0.01)。结论老年性难治性抑郁症具有其特殊临床特征,一线抗抑郁药物TCAs对老年性难治性抑郁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SSRIs。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治疗范围内血锂浓度对老年难治性抑郁症和非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的差异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使用碳酸锂治疗的不同年龄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60岁为界分为老年组28例和非老年组32例,治疗过程中监测血锂浓度处于治疗范围,在入组时及治疗期开始后各阶段(2、4、6、8、10、12周)检测两组患者甲状腺系列(TSH、T3、T4)并对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组间组内比较。结果治疗各周老年组甲状腺系列TSH(t=0.21,P0.05;t=6.80,6.48,7.88,5.81,9.13;P0.01)、T3(t=5.77,8.60,12.20,13.92,14.09,15.01;P0.01)、T4(t=2.24,2.07,P0.05;t=2.96,2.79,3.94,3.08;P0.01)与入组时比较出现快速、显著、持久的改变,非老年组呈轻度、一过性、可逆性变化;两组患者TSH、T3、T4各项指标组间各周比较存在显著差异TSH(t=0.22,P0.05;19.74,5.09,12.00,6.07,9.51;P0.01)、T3(t=5.00,5.05,10.90,16.24,14.51,14.50;P0.01)、T4(t=2.73,P0.01;0.74,P0.05;t=3.98,3.99,3.71,3.77;P0.01)。结论治疗范围内血锂浓度降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对老年患者的影响较非老年患者迅速、严重而持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1—2014-12收治的165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2)。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口服,5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胶囊口服,2粒/次,2次/d。治疗3个月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比较2组治疗前后HAMD、NDS、ADL评分;根据HAMD、NDSL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NDS等评分及FBG、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DS等评分及FBG、2hPG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02%vs 67.47%,χ2=11.235,P=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2.20%vs 9.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7,P=0.627)。结论联合应用舒肝解郁胶囊与舍曲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桂枝茯苓汤合并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132例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加味桂枝茯苓汤组,中药每日1剂,水煎成200m l,每日1次口服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 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实验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93,P〈0.01),PAN SS总分、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味桂枝茯苓汤合并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不失为有效和相对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