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核调节剂按其对成核的影响分为成核促进剂和成核抑制剂,介绍了这两类成核剂的特性、研究现状及其对结晶过程及晶体产品质量的影响,且对溶液结晶中的成核剂作用机理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旨在使研究者对成核调节剂及成核作用机理有更深的理解,为晶体成核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工业中要通过多次重结晶提纯阿维菌素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生产成本大.提出阿维菌素提纯的溶析结晶工艺,减少操作成本.[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显微镜观察法考察不同溶剂和溶析剂对产品纯度、杂质含量以及产品晶习的影响.[结果]通过1次溶析结晶产品B1纯度可以达到95%以上.得到的产品一般是粒状或者棱柱状.[结论]乙酸乙酯为溶剂、乙醇为溶析剂得到的产品B1纯度最高,而丙酮作溶剂、水为溶析剂对某些杂质有更好的去除效果.溶析结晶得到的产品一般是粒状或者棱柱状,相对冷却结晶得到的针状晶体有利于后续过滤、洗涤、干燥等过程.  相似文献   
3.
实验利用结晶方法以获得大颗粒氯化钾,从而提高钾肥利用率。研究了平面蒸发结晶、自然冷却结晶及程序降温结晶三种结晶方式,并分析得到三种结晶方式的最优条件,为大颗粒氯化钾的制备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卤石分解制备的氯化钾晶体平均粒径小导致过滤、洗涤损失大以及干燥能耗高的问题,以柠檬酸三钠为成核抑制剂,考察了柠檬酸三钠添加浓度、加入光卤石溶液的浓度、搅拌速率、停留时间、加入光卤石溶液的体积、加液速率对氯化钾晶体粒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设计方法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柠檬酸三钠添加浓度为0.007 mol/L、加入光卤石溶液质量浓度为0.759 g/mL、搅拌速率为372.52 r/min、停留时间为40 min、加入光卤石溶液体积为100 mL、加液速率为2 mL/min的条件下可制得平均粒径为595.892 μm的氯化钾晶体,是未添加柠檬酸三钠、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时所得氯化钾产品的平均粒径(351.607 μm)的1.69倍,并且氯化钾产品纯度为95.82%,符合GB/T 7118—2008《工业氯化钾》质量标准要求。实验结果为提高氯化钾产品的粒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药物晶型转化与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药物晶型可显著影响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家"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药物晶型研究列为提升药物质量安全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技术。本文介绍了药物多晶型的溶解度行为以及晶型转化的液相和固相介导机理,溶剂、添加剂/模板剂对药物晶型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物理场效应(超声波、微波、超重力场等)对晶型转化过程起强化效应;过程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晶型转化机理的研究以及过程优化、控制提供了先进手段。未来药物晶型转化与控制的研究将聚焦分子的组装与调控行为、过程分析以及药物的构效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药物多晶型现象是影响药物稳定性和疗效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共晶体系被发现存在多晶型现象,而且不同晶型的共晶也表现出了性能上的差异。共晶多晶型的研究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近几年有关药物共晶多晶型的报道,解释了共晶多晶型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合成子多晶型、堆积多晶型、构象多晶型以及互变异构多晶型),重点介绍了目前共晶多晶型的筛选方法。此外,强调了共晶药物由于晶型不同而引起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和建筑工程的实施越来越频繁,但是,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安全事故问题却时常发生。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损失,就要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提起注意,深入开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并结合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探讨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St(o)ber法制备粒径约100 nm的SiO2纳米粒子,并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在纳米粒子表面再合成介孔SiO2层.在磷酸盐诱导剂的作用下可使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快速沉淀出来.再通过煅烧除去表面活性剂获得粒径均匀的球形介孔纳米载体.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和氮气吸附脱附测定等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纳米载体的平均有效粒径约为183 nm,介孔孔道为5.5 n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PDI:0.076),比表面积高达158.6 m2/g,孔容积0.22 cm3/g.结果表明,该法可以简单快速地制备纳米载体.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现阶段生物大分子药物传送系统及功能高效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氨基离子液体在固定CO2、有机合成、煤化工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CO2在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机理。指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