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聚合物分子间反应能量的信息预测共混料的某些性能ХаймовичA.M.著赵志正译刘润清校对聚合物-聚合物的能量特性,如弹性体-聚合物能量特性的分析发现了对其某些性能对比评价方法[1~3]。然而由这些特性值不能得出关于系统中聚合物链段结构单元(СЭ)...  相似文献   
2.
弹性体胶料的生热—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以废弃生物质油茶壳为原料,在经过一系列炭化、磺化后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炭基固体酸催化剂(C-SO3H),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温度和浓度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对催化剂及其催化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催化效率、催化机理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比1∶1、浸渍浓度2 mol/L、炭化温度700 ℃、磺化温度160 ℃;催化PET的最大的转化率和BHET回收率分别为95 %和68 %;催化剂微观呈现无定型炭结构,含有大量的羟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醇解反应产物为单体BHET。  相似文献   
4.
A special experiment setup was designed to obser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ubbles and particle in flotation cell and to analyze the bubbl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bubb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bubble-loading efficiency. Bubbles in water-gas system and three-phase system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the current setup the bubbles as small as 10μm can be easily distinguished. The average size of the bubbles generated under the given conditions in two-phase system is 410μm at frother concentration of 0. 004%, which is in goo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works. The effect of frother on bubble size was probed. Increasing frother concentration from 0 to 0. 004% causes a reduction of bubble size from 700 to 400μm. The bubble loading efficiency was report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fine particle is more easily entrapped than the coarse particle. Some factors, which have effect on measurement accuracy were discussed. The aeration speed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ccuracy of results, if it surpasses 30 mL/s, and the image becomes unclear due to the entrapment of fine particle. Another factor, which can affect observing results, is the sampling position. At a wrong sampling position, the images become unclear.  相似文献   
5.
双氧水发泡泡沫混凝土抗冻性与气孔特征的关系(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不同水胶比及双氧水掺量的泡沫混凝土,测试了其抗冻性和气孔特征,分析了其冻融质量损失率、强度损失率与气孔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水胶比分别为0.54、0.62、0.70和0.78的泡沫混凝土,其冻融质量损失率最大的中小孔"最不利孔径区间"分别为0.239~0.260、0.311~0.347、0.337~0.360和0.352~0.676mm,冻融质量损失率最小的中小孔"最有利平均孔径标准差"分别为0.11、0.13、0.14和0.16,其冻融强度损失率均随着开口孔影响系数和大孔圆度分布系数的增加而降低;当大孔率为1%~20%时,冻融强度损失率与大孔率呈正态分布关系;避免过高的水胶比,增加截面面积小于0.05mm2的气孔数,制造孔径级配适当的泡沫,有助于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6.
低温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针对低温条件下东北地区冬季施工特征,研究不同养护制度、水灰比、龄期对普通C30混凝土幼龄期抗压强度以及幼龄期抗冻临界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冻结法,在-20℃的条件下养护7d。以混凝土在后期继续标准养护条件下强度增长的百分率(95%)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得出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混凝土的幼龄期抗压强度,以及标准养护条件下表干状态与表面浸润状态下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结论水灰比在0.4~0.6的范围内,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表干状态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的时间由12h增加到26h,浸润状态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的时间由36h增加到70h,而且在冬季施工低温环境中浸润状态混凝土所需的抗冻临界强度为8.5~9MPa,远大于表干状态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2、5~3MP。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湖南某硫化铅锌矿中金浮选指标, 采用低碱混浮工艺, 粗选取消石灰、硫酸锌等对金有抑制作用的药剂, 采用铅硫混浮-铅硫分离-硫精矿脱锌-锌浮选工艺, 以丁铵黑药和乙黄药为组合捕收剂, 使金矿物尽可能地富集到方铅矿中。闭路试验获得铅精矿中金品位17.60 g/t、回收率45.22%;硫精矿中金品位10.00 g/t、回收率45.51%;总金回收率达到90.73%, 较原有工艺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絮凝和电催化氧化联合工艺处理某高浓度有机废水,探索絮凝—电催化氧化法的最适条件,提出絮凝—电催化氧化的合理流程,并获得较好指标。控制适宜pH值,首先采用硫酸亚铁和氯化钙絮凝处理废水,再将上清液添加至电解槽中电解,调整pH值为7,电极板间距为10 mm,电流密度为1A/m2,臭氧流量为1L/min,氧化处理2h。最终该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9.
钨矿性脆且容易泥化,细泥易残留在选矿废水中,导致废水中固体悬浮物(SS)含量高,SS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而回用则会影响选矿指标。本文研究风化钨矿选矿废水回用对钨矿浮选的影响及机理,为选矿废水适度处理及回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模拟SS对钨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SS含量对钨粗选指标影响大,需进一步降低。SS影响钨矿浮选机理表明,SS形貌呈松散的不规则片状且表面不光滑,表面吸附了浮选药剂油酸钠和硅酸钠;SS在广泛的pH范围表面带负电,与带负电的浮选药剂产生竞争吸附。采用“2 g/L氯化钙+0.5 g/L聚合硫酸铁”处理废水,SS含量由25160 mg/L降低至16 mg/L,去除率达99.94%,Si含量由216.9 mg/L降低至33.26 mg/L,Si去除率为84.67%,颗粒化学需氧量由312.49 mg/L降低至6.86 mg/L,去除率达97.80%。结合溶液化学分析“氯化钙+聚聚合硫酸铁”去除SS机理,发现其通过电性中和、压缩双电层降低胶体电势,进而促进细颗粒迅速凝聚、沉淀。处理后废水回用至原浮选流程,处理后废水与清水指标相近。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