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境安全   15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昆山市为典型区,采集了126个表层土壤样品,通过多元统计学、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采用基于协同区域化理论的因子克立格法探讨了长三角多个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区域分异,并在剖析不同空间尺度有效态重金属的空间结构特征基础上,应用空间相关分析和空间主成分分析来揭示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昆山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服从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变异系数较大,有效态Cd污染最重.重金属有效态在空间上可划分为块金尺度、小空间尺度(15 km左右)和大空间尺度(40 km左右),它可用3个尺度的实验(交叉)变异函数的协同区域化模型线性拟合.空间相关分析中,Cd和Zn在3个尺度中的相关性均极显著,且元素在小尺度和大尺度的相关性比块金尺度更强,大尺度的负相关特征较其它尺度明显.空间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尺度的空间污染来源不同.重金属有效态第一、二主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土壤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我国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情况以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方法及应用,指出了现有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不足,立足于土壤、水、气、生物等系统环境,提出了江苏省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主构建的平面光极技术(PO),以凹凸棒石黏土钝化土壤-根系微界面为研究对象,精细刻画土壤-根系微界面p H值和O2的同步变化特征.研究结果首次直观和定量证实,不同钝化土壤剖面p H值和O2在毫米尺度呈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并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添加凹凸棒石黏土使土壤p H值升高但对O2微环境影响不显著,钝化土壤-根系2~5mm范围内p H值降低0.31~0.87个单位,而O2含量增加至58.56~82.01μmol/L,靠近根基部位为根系分泌有机酸和O2的热点区域,与CK相比,中、高Cd污染钝化土壤-根系微界面酸化和释氧能力较强,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钝化Cd的再活化和水稻根系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江都县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支持下,确定土壤污染状况、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理化性状和立地条件为土壤环境评价因子,利用江苏省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前期获得的基础数据,以30m×30m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对江苏省江都县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土壤污染与养分状况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表明,江都县土壤污染状况大部分处于警戒水平下,只有少数地方处于轻污染水平;土壤养分状况整体较好.综合评价表明,江都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其一等土壤与二等土壤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49.6%和43 6%,三等土壤和四等土壤总共不到7%.  相似文献   
5.
新疆北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于晚古生代火山岩中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新疆北部近期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金成矿类型。通过对本区部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容矿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REE分布模式、硫同位素、氢同位素、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分析与对比.讨论了其基本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并揭示了本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我国东部地区某些产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中的同类型金矿床在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上存在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省南京和苏州12个典型生态示范区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进行了凋查。结果表明,生态示范区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程度随土地利用类型不同而污染程度有所不同,以工业用地为主的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明显高于以农业用地为主的土壤,其总量呈现出由工业区用地到蔬菜瓜果用地逐渐降低的趋势。2个示范区4环及其以上PAH含量明显高于2环-3环PAH,主要为石化燃料高温燃烧造成;而以农业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等,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类污染。  相似文献   
7.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农田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土壤有效态Cd含量总体较高,平均值为0.092 mg/kg,最大值高达0.354 mg/kg,且土壤Cd的平均活化率高达53%,Cd是该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②土壤表层有效态Cd含量与全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该区农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主要受全Cd含量的影响;③在不同经济功能区,有效态Cd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化工区为高,在不同地貌区,二者均以中部平原区最高,中部平原区Cd的活化率显著高于北部洼区;④在土壤剖面上,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土壤Cd的活化率均以表层为高,表明土壤Cd的环境风险主要集中在表层20 cm。  相似文献   
8.
王成  夏学齐  张义  廖启林  杨忠芳  季峻峰 《环境科学》2014,35(11):4251-4256
环境中铅污染及其地球化学行为关系到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利用地球化学同位素方法研究长江下游典型地区土壤和河流悬浮物中铅富集特征和成因,量化不同端元源对铅富集的影响,对于环境科学发展以及铅污染治理具有重要促进意义.结果表明,南京城区表层土壤和长江下游悬浮物中的铅相对于当地背景土壤呈现出富集特征.土壤和悬浮物的铅同位素相对于自然端元具有较高的206Pb/207Pb和较低的208Pb/206Pb比值,为受到了人为铅输入影响的缘故.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端元识别模型估算表明,南京市区土壤中的铅有18%~56%(平均35%)来自人为端元源,而长江下游悬浮物样品中铅的人为端元源贡献率为22%~46%(平均32%).  相似文献   
9.
江苏宜兴地区农田土壤硒含量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宜兴地区随机采集13个土壤剖面和38个表层土壤样品,研究土壤全硒含量随土种和土壤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表土全硒变幅在0.33~2.25μg.g-1之间,平均1.03μg.g-1,80%以上的样品处于富硒水平。土种间表土硒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水田土壤显著高于旱地;土壤全硒含量的剖面深度变化依土地利用方式而异,在旱地土壤中呈线性递降,水稻土中呈指数递降,表土硒含量变异主要受有机质含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标准监测方法及其它文献报道方法,评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本文所研制的适用性强、能满足监测需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