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境安全   5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制备了聚甲亚胺酰胺树脂,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采用批处理方法实验了pH、铜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对吸附量的影响,研究了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优化后的吸附条件为:在铜离子溶液体积50 mL、初始浓度为300 mg/L、pH为6.0时,吸附剂投放量50 mg、吸附时间60 min,此时吸附量达到269.1 mg/g,去除率达89.7%。25℃时在研究浓度范围内,铜离子吸附过程用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描述均可;与准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及内扩散方程相比,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其吸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芽孢杆菌生物吸附处理含铜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芽孢杆菌干菌体生物吸附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试验了pH、接触时间、初始铜离子浓度对该芽孢杆菌生物吸附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值5.0、初始铜离子浓度200mg/L、吸附时间不超过30min有最大吸附量16.27mg/g;此时去除率为16.27%,且25℃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与Freundlich等温模型;因此用芽孢杆菌生物吸附处理低浓度含铜废水可行、经济。  相似文献   
3.
通过含甲亚胺基团的二酸与二胺反应,制备了聚甲亚胺酰胺树脂。用KBr压片法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并对其吸附去除水溶液中铅离子进行研究。探索了pH、铅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对吸附量的影响。以吸附量和去除率为综合目标,最优条件是:pH为6.5,吸附剂投放量为50 mg,铅离子初始浓度为300 mg/L,吸附时间为60 min;此时吸附量达到275 mg/g,去除率达91.7%。25℃时在研究浓度范围内,铅离子吸附去除过程可以用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描述;其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荧光光纤传感器测定废水中邻硝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4-二苯基)-6-苯基苯并恶唑包埋在增塑的PVC膜中,基于邻硝基苯酚对PBBO荧光的猝灭,研制了一种邻硝基苯酚荧光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对邻硝基苯酚的响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重现性,响应时间小于50s,在1.2*10^-4-2.0*10-6mol/L邻硝基苯酚浓度范围内具有好的线性关系。环境水中可能存在的常见阳离子、阴离子、酚、硝基化合物对邻硝基苯酚的测定不产生干扰,将传感器用于废水中的邻硝基  相似文献   
5.
土壤分离菌株去除水溶液中铅离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金属及微生物种类、pH和接触时间是决定生物吸附效果的关键因素.从受铅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5株有生物吸附铅离子能力的菌株,并鉴定吸附能力最强的菌株1为芽孢杆菌;试验了pH、接触时间和初始铅离子浓度对该芽孢杆菌生物吸附铅的影响,在温度为25℃时,pH值3.0、初始铅离子浓度250 mg/L、吸附时间不超过15 min有最大吸附量92.27 mg/g,此时去除率为73.82%,且25℃吸附平衡基本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因此,用该芽孢杆菌生物吸附去除水溶液中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