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10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本文对于近代数据处理中几个原则在实际应用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阐明了数据处理的主要对象:研究了l2范(最小二乘法)和l1范之争;辨析了剔除性原则还是稳定性原则;强调了处理的样本大小与精度关系;给出了约束与无约束的差别,这些问题都是基本原则在应用中的具体体现。其望此文对于数据处理讨论的进一步深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史小卫  魏峰  刘伟申 《微波学报》2023,39(5):107-113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差分电路相比单端电路而言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混合模散射参数、差分器件设计中常用的微带线和缝隙线及两种传输线之间的相互转化,并介绍了基于微带线和缝隙线转换结构的两种全差分带通滤波器。两种滤波器分别实现了多频段和宽带的差模传输特性以及宽带的共模抑制特性。文章还给出了差分耦合器、差分功分器和差分天线等差分器件的设计。仿真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与时间反演系统的时间反转原理类似,方向回溯天线基于相位共轭原理实现系统的相位反转,从而完成系统的自动波束聚焦,是一种新型的波束自跟踪天线。本文由方向回溯天线的性能和应用两个方面出发,介绍了近十年方向回溯天线的研究现状,具体包括方向回溯天线的极化特性、频率特性、新结构等性能,以及方向回溯天线在无线功率传输、射频识别、电子对抗等领域的应用,探究了方向回溯天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5.
线性对称网络散射参数测量的回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线性对移网络散射参数测量的回归方法。采用传输线方法测媒质样品的电磁参数时就会遇到这一问题,在网络传输衰减较大的情况下,回归方法的收敛性及稳定性就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典型的室内传播信道为莱斯衰落信道,可将其分解为LOS传播信道和散射信道.本文假设散射信道为瑞利衰落信道,并根据天线的极化特性,给出了存在极化分集时的LOS传播信道.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室内MIMO系统采用极化分集时的信道模型.研究表明:极化分集可以有效提高MIMO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广义洛伦兹米理论,研究了偏心球粒子对在轴入射零阶贝塞尔波束的散射。利用球矢量波函数展开,给出了空间各区域电磁场的展开形式以及远场散射场表达式,并利用电磁场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各系数关系形式。通过与面积分方程方法的数值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数值分析了波束锥型角、偏心球内核介质折射系数、偏心距、内核半径等波束、偏心球参数对远场散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3毫米波段雷达导引头系统中,收发组件与波导缝隙阵天线集成装配,其工作过程会使天线温度上升,从而导致天线性能恶化.为了使天线在不同温度下均保持最佳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电磁与热一体化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天线样机在典型工作温度下的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证明了此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了智能天线系统前端接收天线阵列中的耦合问题.针对圆形阵列中单元问相互耦合作用引起单元水平面方向图的畸变这一问题,分析了未激励单元的互耦、以及这些单元端接电缆的加载作用对激励单元阵中方向图的影响.依据多端口理论,把所研究的结构等效为多端口网络,提出使用迭代方法求解未激励端口的匹配阻抗.并由结构对称性,提出使未激励端口加载阻抗与激励端口输入阻抗相等,以减小考察单元阵中方向图畸变,降低单元水平方向图不圆度,以满足智能天线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分层媒质的剖面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小卫 《电子学报》1995,23(10):169-174,109
分层媒质的剖面重建是电磁逆散射的基本问题,对研究复杂媒质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其中包括了我们所作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