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非常普遍。过去我们多采用洗胃、阿托品、肟类复能剂对症处理,对轻度中毒者可治愈,但重度中毒者,特别是合并有昏迷、休克、呼吸功能障碍等患者疗效欠佳。我院自2002年来开展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以来,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配合血液灌流治疗,治愈率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前后microRNA (miRNA )的差异表达,预测其靶基因。方法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鉴定后,提取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前后的 miRNA ,微阵列芯片检测表达谱的变化,对有显著差异的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通过TargetScan、Miranda、PITA 、RNAhybrid和microTar五个数据库预测靶基因。结果筛选、验证出四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miR‐29b‐3p和miR‐5096为显著上调,miR‐143‐3p和 miR‐145‐5p为显著下调。预测到 OCT4、SOX2、KLF4、TGFB2、IGF1、TAF11、TMEM169、UHRF1和OSBPL6等相关靶基因。结论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前后存在显著差异性表达的miRNA ,提示这些miRNA在其分化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脑脊液中新蝶呤(NPT)、S100b水平在诊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NPT及S100b浓度,对比感染及非感染患儿之间指标的异同,并采用ROC法评价两种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NPT及S100b浓度较对照组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0.05),但化脓性脑膜炎患儿S100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结论 NPT及S100b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且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作用明显,尤以S100b指标为佳。  相似文献   
4.
金美芳 《海峡药学》2013,25(1):126-128
目的评价慢性肾小球肾炎采用复方肾炎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00例,入选患者肾功能均正常,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ACEI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采用复方肾炎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压、血肌酐变化情况。结果 ACEI组总有效率为70%,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压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腹胀1例,干咳1例,ACEI组出现干咳2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复方肾炎片联合贝那普利比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慢性肾炎患者蛋白尿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哮喘小鼠Th1/Th2细胞偏移情况,同时观察卡介苗(BCG)对Th1/Th2偏移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哮喘组、BCG干预组和对照组。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的水平。结果肺泡灌洗液、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比值在OVA致敏后均明显降低,初次激发后进一步降低,多次激发后继续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G干预后IFN-γ/IL-4比值较哮喘组增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敏状态下Th1/Th2比例发生偏移,随着抗原激发,Th1/Th2偏移愈加明显,在哮喘气道炎症中,以Th2亢进为主,而代表全身性炎症的脾脏中,则以Th1分泌减少为主。BCG干预后可以部分纠正Th1/Th2偏移,但BCG作用有时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肠外营养(PN)对大鼠肠道炎症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PN相关肠道损害中的作用。方法12只雄性Sprague—Dawley远交群大鼠分为PN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每只大鼠均经颈静脉置入硅胶管。PN组大鼠在禁食、禁水的同时,经颈静脉硅胶管连续24h输注营养液,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喂养的同时经颈静脉硅胶管输注生理盐水。7d后取空肠组织分别采用电子显微镜和实时定量PCR芯片检测大鼠空肠的超微结构和肠道炎症因子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电子显微镜昆示,PN组大鼠空肠肠壁微绒毛横断面微绒毛变短萎缩,线粒体肿胀,黏膜下层可见较多凋亡小体,细胞间连接紊乱断裂;而对照组大鼠空肠超微结构正常。PN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1、白细胞介素8受体b、γ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上调,CC型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CCL19、CCL2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CL22、CCL9、CC型趋化因子受体3(CCR3)、CCR7、CCR5、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下调。结论PN对大鼠肠道炎症因子及受体基因的表达有影响,其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表达上调,白细胞介素10表达下调,趋化因子及受体CCL19、CCL21、CCR3、CXCR3、CCR7和CCR5表达下调可能与PN引起的肠道机械和免疫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新生猪溶血性黄疸动物模型,以进一步研究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病理生理。方法 7日龄纯种大约克白猪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并采用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的方法 制备兔抗猪红细胞抗体,分离兔抗猪红细胞血清。实验组静脉注射兔抗猪红细胞血清5mL,对照组注射5mL生理盐水。两组均每6h采血送检血常规及肝功能。结果 实验组注射兔抗猪红细胞血清18h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64±30μmol/Lvs20±4μmol/L,PP12/L,低于对照组[(5.09±0.44)×1012/L](P12/L]和HB(87±3g)进一步降低,低于对照组[(5.11±0.39)×1012/L,97±6g](P结论 新生猪溶血性黄疸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类溶血性黄疸的病理过程,为更进一步研究新生儿溶血病提供了良好的生物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