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山东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从史料记载看,清代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以水灾、旱灾、蝗灾和震灾为主.在清代268 a中,山东地区共发生涝灾245年次,黄、运洪灾129年次,潮灾45年次,旱灾233年次,蝗灾138年次,震级不同的地震283次,并且呈现周期性和不断增长的趋势.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清代山东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人口数量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减轻灾害的影响,稳定和发展社会经济,政府采取了蠲免、赈济、调粟等相应的救灾措施.但是,由于受政府财政能力变化的影响,荒政也呈不断衰退的趋势.造成荒政衰退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衰退.清代前期,社会经济上升,政府财政收入多,救灾投入多,救灾效果也较好;清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脆弱程度的加剧,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不断恶化,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往往无力救助,救灾的时效性大不如前.  相似文献   
2.
利用广西及邻区2016—2019年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系统分析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广西北流M_S5.2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北流M_S5.2地震前,震区附近重力异常变化与主干断裂关系密切,反映沿控震断裂在2016—2019年间发生了引起地表重力变化效应的地壳变形和构造活动;②差分重力图像表明北流M_S5.2地震前震中附近的重力变化是一个"局部重力异常→重力反向变化→重力变化平缓后发震"过程;③近期重力场累积动态图像表明玉林—岑溪—苍梧一带为重力变化剧烈区域,有利于应力的高度积累而孕育地震。  相似文献   
3.
运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热流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准格尔矿区官板乌素煤矿主采6号煤层下部层位中煤矸石的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在官板乌素煤矿6号煤层下部层位中分布广泛,呈薄层状产出,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其次含有极少量的勃姆石等矿物。样品中SiO_2/Al_2O_3(摩尔比值)在2.00~2.10之间,接近高岭石族矿物理论比值,有害组分铁、钛含量相对较低。在扫描电镜下,可见煤矸石样品中高岭石单晶形态主要为六方片状,叠片状聚晶,晶片的片径多在5μm以下。该矿区煤矸石中的高岭石为结晶度较高的优质高岭岩,可用于生产陶瓷。  相似文献   
4.
云台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是南太行地区层状峡谷地貌的典型代表.园区内发育一套中元古界云梦山组紫色石英砂岩, 是地质公园典型代表性景观地层, 在太行山地区广泛分布, 被称作"太行山红层", 美学价值极高.其中发育大量的交错层理, 波痕、干裂等层面沉积构造, 在野外观察和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基础上, 通过对百家岩地质剖...  相似文献   
5.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MS)对渭北煤田韩城下峪口矿二叠纪主采煤层及其顶底板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稀土元素的含量特征和分布模式,探讨渭北煤田二叠纪煤中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及赋存状态。结果表明:与华北和中国煤均值相比,本区煤层中稀土元素相对不富集,∑REY平均含量为87.70 μg/g;剖面上,2号煤中稀土含量稍高于3号煤,3号煤层中自上而下,稀土元素含量呈降低的趋势,在顶底板中出现富集。研究区煤层中轻稀土元素相对于重稀土元素明显富集,Ce呈微弱正异常,成煤沼泽受海水的影响程度较小。Eu明显负异常,且∑REY含量与CaO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当时的成煤环境为酸性还原环境。煤层与其顶底板样品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相似,成煤期间物质来源基本一致,陆源物质供应相对稳定。煤中稀土元素含量与灰分呈不太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216),表明煤中稀土元素可能以无机态和有机吸附态共存。  相似文献   
6.
整理分析了北流M5.2地震震中周边300 km范围广西境内的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发现北海咸田、桂平、南宁石埠3个流体井的水位观测数据震前出现了前兆异常,3个异常井均分布在震中周边200 km范围内。采用观测曲线对比和小波相干分析等方法并结合异常井所处区域的地质构造,系统分析了异常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变化形态以及异常在时间-频率域内的相关特性。经分析认为,北海咸田、桂平、南宁石埠3个井的水位观测在震前出现的年尺度变化为较可靠的中期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7.
在探讨三维激光扫描仪配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点拟合圆心的算法,根据圆心坐标加权求取靶标点云中心,并对其进行误差评定和点云拼接。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避免检测出无效圆和减小伪圆出现的概率,还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新疆乌鲁木齐晚三叠世郝家沟组首次发现了茨康类似管状叶属一新种—郝家沟似管状叶(Solenites haojiagouensis sp.nov.)。该种以普通表皮细胞细长,不发育毛基乳突,气孔器纵向松散排列或呈单列等特征区别于似管状叶属已知种。由于似管状叶属以往仅在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发现,当前新种的发现是中国晚三叠世似管状叶属的首次记录。新种的研究将为了解似管状叶属的分类以及恢复新疆地区晚三叠世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提供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根据需要有必要对现势性较差的1/万DLG地物数据进行更新。我们常用的1/万DLG地物数据更新方法比较繁琐,成本也较高,制作的周期也较长。因此在2004年我院探索了用最新DOM或无外业像控航测内业快速更新1/万DLG地物的可行性。本文将重点介绍这种更新方法的相关技术和精度统计。  相似文献   
10.
松柏类亚东北枞型枝(Elatocladus submanchurica)和东北枞型枝(E.manchurica)在分类和使用上长期存在争议.笔者在辽宁昌图沙河子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新发现的亚东北枞型枝的枝叶化石,其叶片总体呈条形、近扁平,具略凸显的中脉;叶表皮构造呈双面气孔式、气孔器孔缝不定向或多具斜向、保卫细胞及副卫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