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科学   1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东早太古岩石Sm-Nd同位素年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庄表壳斜长角闪岩和变沉积物形成的片麻岩的Sm-Nd全岩等时线资料分别得到3495±19Ma和3561±15Ma的Sm-Nd等时线年龄。该年龄被解释为是曹庄表壳岩形成的年龄。  相似文献   
2.
河北矾山侵入杂岩,由层状钾质超镁铁岩--正长岩组成,已知它含有大型磁铁矿磷灰石矿床.现在已测定了岩体的岩石和矿物的Sm-Nd同位素资料,并获得了杂岩体的Sm-Nd同位素年龄.4个矿物样品和2个全岩样品Sm-Nd等时线年龄为243.4±9.7Ma,INd=0.512045,εNd(t)=-5.4;4个矿物样品和7个全岩样品等时线年龄为239±19Ma,INd=0.512055,εNd(t)=-5.3.这些年龄资料表明,矾山岩体可能侵位于早三叠.而矾山岩体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18±8Ma,Isr=0.70554,εsr=18.4的事实可能暗示矾山岩体在中三叠才完全固结并达到Rb-Sr体系封闭的温度.上述矾山岩体的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矾山岩体的物质源自富集的上地幔.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部喀斯特洞穴沉积物铀系年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导采自中国东部喀斯特地区128个洞穴沉积物的230Th/234U年代测定结果。最年轻年龄为4300年,最老年龄大于35万年。中国东部洞穴沉积物有三个发育时期,它们是距今4000—13,000年,35,000—60,000年和75,000—12万年;也有两个不发育期,是距今15,000—35,000年和65,000—75,000年。这五个时期分别与V28-239深海岩心同位素记录的第一、第三、第五暖期和第二、第四冷期相对应.   相似文献   
4.
沿着山东半岛的南海岸,发育一条由榴辉岩、超基性岩和基性岩组成的镁铁、超镁铁岩带。自东北向西南成群集中分布在荣成、日照、莒南、赣榆和东海等地。前人曾对东海、莒南、日照地区的榴辉岩做过比较详细的研究。对其形成的时代多认为是前寒武纪的产物。荣成地区的榴辉岩类主要分布在腾家集、大疃等地(图1)。它们有两种产出,其一产在超基性岩内,呈透镜状、脉状产出,产状与超基性岩似一致,突变接触。其二产在胶东群变质岩系中。直接围岩有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大理岩。单个岩体多呈透镜状,似层  相似文献   
5.
有关143Nd/144Nd比值与各种岩石类型的稀土型式间的关系,近年来已为一些学者所注意。通过对大洋和大陆玄武岩及其它岩石的143Nd/144Nd的比值与稀土型式间关系的探讨,发现在轻稀土亏损的样品中,143Nd/144Nd比值有偏高的趋势;反之,在轻稀土富集的样品中,143Nd/144Nd比值则相应有偏低的趋势。如果以整个地球的Sm/Nd=0.308为标准,那么,Sm/Nd>0.308即为轻稀土亏损的类型,Sm/Nd<0.308即为轻稀土富集的类型。它们分别具有较高和较低的143Nd/144Nd比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方中生代富碱侵入岩钕、锶、铅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根据作者近些年来对中国北方中生代富碱侵入岩钕、锶、铅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前人工作得出 :在华北地台区富碱侵入岩的εNd(t)均为负值 ;而兴蒙地槽区的εNd(t)则全为正值εNd(t) εSr(t)图解上 ,前者投影点主要落在了富集地幔演化趋势线附近 ,而后者投影点主要落在了亏损地幔演化线附近。在地球不同区域铅模式图上 ,地台区钾长石铅投影点大部落在了地幔演化线附近 ,而地槽区的则落在了地幔与造山带演化线之间。以上事实说明华北地台区富碱侵入岩的物质来源与富集地幔关系密切 ,而地槽区的则与亏损地幔关系密切。同时也揭示出中生代华北地台区上地幔具有富集性 ,而兴蒙地槽区上地幔则具亏损性。  相似文献   
7.
乔广生 《地质科学》1981,(3):279-285
用Rb-Sr法测定地质年龄,对地质样品中的锶往往要进行两种同位素分析:非稀释分析以测定87Sr/86Sr比值;稀释分析以测定样品中86Sr的含量。随着稀释剂84Sr丰度的提高,Wasserburg et al.(1964),Van schmus(1965),Wetherill与Bickford(1965)采用了以一代二的办法——用稀释分析既测定含量又测87Sr/86Sr比值。由于稀释剂中84Sr高度富集,87Sr/86Sr受到的影响小,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些作者没有对一些数据处理进行讨论。但随着计算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稀释剂对87Sr/87Sr的影响则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纪自东而西沉积环境由盆地到斜坡再向碳酸盐台地转变,与广海沟通良好,其碳酸盐岩同位素组成代表当时海洋水体的同位素组成.根据对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锶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探讨了其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碳同位素与海平面变化呈正相关.而锶同位素组成与海平面变化呈负相关.这一结论与全球碳、锶同位素变化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是一致的,塔里木盆地奥陶纪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规律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滇西南造山带变质岩的Sm-Nd和Rb-Sr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滇西南造山带的主体由多期变质的岩石单元组成。变质和变形年代的确定是研究它们构造演化的关键之一。哀牢山群和大勐龙群斜长角闪岩分别得到1367Ma和1436Ma的Sm-Nb等时线年龄,这代表了高级角闪岩相的变质时代。它们的形成年龄约为2000~1600Ma。崇山群黑云斜长片麻岩获得了与此相当的1900~1600Ma的Sm-Nd模式年龄。澜沧群的蓝片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1287Ma,绿片岩的Sm-Nd模式年龄为1300~1200Ma。上述各组岩石还获得了约为1000Ma、500~400Ma、300~180Ma和180~140Ma的几组Rb-Sr等时线或Sm-Nd和Rb-Sr模式年龄,分别代表了后期重要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10.
南极半岛及其附近岛屿属中新生代褶皱带,大面积分布巨厚的中新生代火山岩系,主要为钙碱性安山岩类和玄武岩类及一些花岗岩侵入体。局部出露三叠系基底沉积地层。由于南极半岛的地质和岩石特征可与“一衣带水”的南美安第斯山区相对比,因此,人们通常称其为安第斯南极半岛褶皱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