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用氟气表面处理聚乙烯改变表面层化学结构的方法研究表面层的极性对空间电荷形成和注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场强下界面和介质中的空间电荷比聚乙烯多,并在80kV/mm的高场强下表面氟化聚乙烯产生了空穴的注入。  相似文献   
2.
朱锐  刘胜军  崔明硕 《绝缘材料》2004,37(1):30-32,42
为研究三种氟塑料形成空间的差别的相应机理 ,用电声脉冲法 (PEA)测量3种可熔性氟塑料四氟乙烯 -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四氟乙烯 -六氟丙稀共聚物(FEP)及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中空间电荷的分布 ,并用红外光谱 (IR)分析它们的结构特征 ,以分析氟塑料中空间电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 ,PFA和FEP比ETFE更适合用于生产电线电缆。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声脉冲法装置测量了乙丙橡胶(EPR)不同拉伸状态下以及不同加压状态下空间电荷分布特性,并运用有限元计算空间电荷对乙丙橡胶(EPR)试样内部电场的畸变。实验结果表明,在乙丙橡胶弹性形变范围内,一定的拉伸率可以减少介质中空间电荷的积聚;非弹性拉伸导致乙丙橡胶中的深陷阱增加,使加压以及短路时的空间电荷量增多。用聚合物的能带理论以及介质中电场计算解释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4.
用高介电常数的甲基丙烯酸酯对两种可熔性氟塑料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和四氟乙烯-六氟丙稀共聚物(FEP)的表面进行改性以改善其空间电荷的分布。用电声脉冲法(PEA)测量其空间电荷值,并与改性前相比较,分析了表面层的极性和介电常数对空间电荷形成和注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表面处理前后空间电荷的分布有明显的不同,表面改性的试样基本没有注入电荷,说明高介电常数层可以有效抑制电荷的注入。  相似文献   
5.
崔明硕  马军  屠德民 《绝缘材料》2005,38(6):39-43,47
在高场强下用电声脉冲法(PEA)测量了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中的空间电荷分布,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共混物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与纯低密度聚乙烯相比,共混可以降低空间电荷。文章最后分析了共混后对空间电荷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根据在高场强下聚合物中的空间电荷主要来源于电荷的注入,而电荷的注入决定于聚合物的界面特性,用氟气表面处理聚乙烯试样改变表面层化学结构,来研究表面层的极性对空间电荷形成和注入的影响。测量了在不同场强下加压一定时间后短路条件下聚乙烯和表面氟化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的分布情况,发现表面氟化聚乙烯的电荷注入的起始场强比聚乙烯试样的低,而且在相同场强下界面和介质中的空间电荷比聚乙烯多,在80kV/mm的高场强下表面氟化聚乙烯产生了空穴的注入,并通过测量材料的红外谱图对以上现象给出了微观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高压自能式SF6断路器单向阀、回气阀和泄压阀的运动特性对灭弧室气流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3个阀片实际的运动规律,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阀片运动的数学模型,并结合真实气体物性参数,对自能式SF6断路器灭弧室冷态气流场进行仿真,准确获得了3个阀片的运动特性,同时分析了3个阀片的受力特性及阀片周围的压力分布。研究表明,空载情况下,单向阀将对拉杆产生相对运动,这是引起单向阀由闭合到开启状态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回气阀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压气室压力的建立,泄压阀的开启时刻与位移取决于压气室压力与弹簧力值的大小。另外,单向阀与回气阀闭合或开启状态的转换伴随着阀片两侧受力的波动,而泄压阀的开启峰值要晚于压气室压力峰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