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一品红叶片外植体在MS IAA0.4mg/L 6-BA4.0mg/L的培养基上培养15d后产生疏松的浅绿色愈伤组织,30d后开始从愈伤组织表面分化产生幼芽,45d后平均每块愈伤组织产生15株幼芽。将幼芽转至含0.5mg/LIBA的MS培养基上形成根,再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2.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柱前衍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并用该法对不同产地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以吡啶-苯甲酰氯(2.5:1)为衍生化试剂,对黄芪甲苷分子中的羟基进行苯甲酰化,以甲醇-四氢呋喃-水(90:4:6,0.2%三乙胺)为流动相,VD3为内标物,在230nm波长处检测。结果黄芪甲苷在0.004-0.080mg.mL^-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4.7  相似文献   
3.
含农杆碱型Ri质粒pRiA4b的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ATCC15834感染黄瓜子叶外植体5d后产生毛状根,毛状根可直接从叶片外植体叶脉处产生。感染10d后,约90%的子叶外植体产生毛状根。毛状根能在无外源生长调节剂的MS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自主生长。PCR扩增结果证实,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B和rolC基因已在黄瓜毛状根基因组中整合并得到表达。挑选一无菌黄瓜毛状根系置于含不同浓度6-BA的MS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来探讨细胞分裂素6-BA对黄瓜毛状根生长及其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能促进黄瓜毛状根的生长及改变其生长形态。随着培养基中6-BA浓度的升高,黄瓜毛状根变得越来越短而粗,更少分枝。与对照相比,培养基中添加0·1~3·0mg/L6-BA能推迟毛状根最大生长峰的出现,降低其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酶活性;而黄瓜毛状根的乙烯释放高峰比其最大生长峰和SOD和POD酶活性高峰提前5天,但6-BA处理能降低毛状根的内源乙烯释放量。该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可能通过对乙烯生成和释放的调节来影响黄瓜毛状根的生长和形态并延缓毛状根的衰老。  相似文献   
4.
细胞分裂素受体家族与细菌二元组分系统的感受器组氨酸激酶具有同源性,证实下游事件与传统的磷酸转运作用具有相似性.借助于AHP蛋白的瞬间转运作用,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过定位在细胞膜的类组氨酸激酶受体传到细胞核内,AHP蛋白使B型ARR活化,随后B型ARR激活A型ARR或其它靶基因的转录,逐步形成从质膜接受部位到激活核内基因表达的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模式.  相似文献   
5.
从人胎脑c DNA文库中筛选和鉴定出与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UL55编码蛋白结合的蛋白。将UL55基因编码区克隆到诱饵载体p GBKT7中,在证实UL55蛋白不具有自激活作用的前提下,采用Match-maker GAL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胎脑c DNA文库中与UL55蛋白结合的宿主蛋白,用酵母双杂交回转实验验证UL55蛋白与获得的蛋白结合的可靠性。将酵母双杂交筛选出的文库蛋白烯醇化酶1(enolase1,ENO 1)构建到p GEX-4T-2载体上,利用GST pull-down技术体外验证ENO 1与HCMV UL55蛋白的结合。并依据所筛选出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分析UL55蛋白可能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有10种蛋白与HCMV UL55编码蛋白结合。应用GST pull-down技术检测到ENO 1与HCMV UL55相互结合的蛋白条带。成功地筛选出10种与UL55蛋白相互结合的宿主蛋白,GST pull-down实验进一步表明ENO 1可以与HCMV UL55蛋白直接结合,为进一步研究UL55蛋白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文献报道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本研究检测了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真菌及其DNA在冬虫夏草中的共存,同时检测了2个真菌在冬虫夏草成熟过程中的竞争增殖力。应用色谱法和质谱法检测了冬虫夏草及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的化学成分指纹谱。在冬虫夏草中检测到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活菌,在虫体和子座中检测到这两个真菌的DNA。从子座露出地表后,冬虫夏草的成熟伴有蛋白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指纹谱的动态变化,中国被毛孢竞争增殖力下降(P<0.001)。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的化学成分指纹谱均不能与冬虫夏草的成分完全重叠,与中国被毛孢相比,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与冬虫夏草的指纹谱更相似。结论:中药冬虫夏草的成熟伴有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真菌共存于它的虫体和子座,也伴有冬虫夏草化学成分的变化和中国被毛孢竞争增殖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紫色大花矮牵牛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矮牵牛叶片外植体在MS+6-BA 1.0mg/L+NAA 0.1mg/L培养基上培养3周后产生致密的浅绿色愈伤组织;转入芽分化培养基MS+6-BA 0.5mg/L+4-PU 0.5mg/L+NAA 0.1mg/L 1周后,从愈伤组织表面不断分化产生幼芽;待幼芽长至3cm时转接至生根培养基1/2MS+NAA 1.0 mg/L+GA30.5mg/L中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8.
优化构建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miR-UL22A的真核表达载体;明确HCMV临床株及实验室株感染过程中miR-UL22A-5p及miR-UL22A-3p的表达情况。扩增HCMV UL22A编码区不同长度(975、494、209及140 bp)的序列,构建表达miR-UL22A的重组p Silencer(p S)载体,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后提取总RNA;收集HCMV临床株Han株以及实验室株Towne株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后6、12、24、48和72h以及不同感染时相(即刻早期、早期、晚期)的总RNA标本;应用Taq Man颈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述标本miR-UL22A-5p及miR-UL22A-3p的表达量。成功构建了包含上述不同长度miR-UL22A编码序列的重组载体;侧翼序列长度各为40 bp左右的pre-miRNA(即插入140 bp的编码序列)表达成熟miRNA的效果最佳;在病毒的一个复制周期内,HCMV临床株和实验室株miR-UL22A的表达趋势无明显差异,均在感染后6h即检测到表达,72 h达到峰值,且在即刻早期即有miRNA的明确表达;无论是在重组载体表达状态下还是自然感染状态下,miR-UL22A-5p始终为miR-UL22A前体优势表达的miRNA。结果表明,有140 bp片段miRUL22A编码序列的重组载体能够高效地异源表达miR-UL22A-5p及miR-UL22A-3p;miR-UL22A-5p始终为miR-UL22A前体优势表达的miRNA。为进一步研究miRNA转录后调控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