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生物科学   18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简单的选择技术,从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s)中选择到一类在代谢物阻遏的条件下,仍能形成孢子的突变体。用来进行研究的突变体在以硫铵为氮源、葡萄糖为碳源的最低培养基上能够正常生长。用这些突变体进行的研究表明:一种诱导酶——3-羟基丁酮脱氢酶的代谢物阻遏和孢子形成的代谢物阻遏之间,并无紧密的相关。其中有些突变体在加各种测试碳源的条件下,都能形成孢子;另外一些突变体却只对用来分离突变体的碳源有抗性。这就表明对于孢子形成的代谢物阻遏,是受几个代谢步骤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2.
高桥伊和夫 《遗传》1979,1(4):31-33
高桥伊和夫(Iwao Takahashi)博士是加拿大McMaster大学生物系教授。枯草 杆菌的转导现象及其转导噬菌体PBS1就是由他发现的。高橘博士从事抱子形成遗传调节的 研究,曾绘制第一张抱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图。今牟四月,他应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 邀请来华访问,这是他在访华期间所作的一篇报告。  相似文献   
3.
质粒pHE5为pBR322的EcoRI—HindⅢ片段由噬菌体T4基因37的EcoRI-HindⅢ片段取代、构建而成,抗Tc基因的启动基因被破坏。在抗Tc结构基因前插入新的启动基因,可以使抗Tc功能恢复,以此可以筛选各种启动基因。我们用pHE5构建了含大肠杆菌启动基因的重组质粒800株,对它们抗四环素程度的分布作了测定,制作了重组质粒pTP210、pTP213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并且就应用这二个质粒作为真核基因表达运载体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质粒pKL6带有β-半乳糖苷酶结构基因(lacZ),启动基因突变失活,lacZ不能表达。在lacZ前插入外源DNA片段,观察lacZ的表达,可以研究启动基因的功能作用。我们用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HindⅢ片段与pKL6重组,获得一批重组体,对这些重组体的β-半乳糖苷酶的活力水平和限制性图谱作了分析,对它们用作表达载体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飞秒激光这种新光源的双光子激发法观察了各种各样组织的生理性分泌现象.其结果,根本看不到进行教科书式分泌的细胞。  相似文献   
6.
7.
四川西部石渠地区夏季藏狐巢穴选择的生境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四川石渠地区夏季藏狐洞穴生境选择的研究 ,以水源距离、洞口朝向、坡向、坡度、坡位、植被类型及鼠兔和鼠类洞穴等 7项指标为变量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到的 5 4个藏狐洞穴样本进行了分析。主成分分析在 4个主成分下达到 85 %的显著性。在第一主成分中水源距离、坡度和坡位是重要的影响变量 ,在另外 3个主成分中鼠类洞穴数量以及植被类型两变量也非常重要。聚类分析显示 ,5 4个洞穴样本在 3个水平上聚成 5类。藏狐易于选择草甸地带 ,中缓坡和低坡位 ,坡向多为阳坡或半阳坡 ,水源距离小于5 0 0m的地方筑巢 ,其穴口朝向多位于 135°~ 36 0°之间。此外 ,鼠兔和鼠类洞穴在藏狐洞穴样方内的出现 ,但数量变异较大 ,揭示小型哺乳动物和藏狐之间可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四川石渠地区夏季藏狐洞穴生境选择的研究 ,以水源距离、洞口朝向、坡向、坡度、坡位、植被类型及鼠兔和鼠类洞穴等 7项指标为变量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到的 5 4个藏狐洞穴样本进行了分析。主成分分析在 4个主成分下达到 85 %的显著性。在第一主成分中水源距离、坡度和坡位是重要的影响变量 ,在另外 3个主成分中鼠类洞穴数量以及植被类型两变量也非常重要。聚类分析显示 ,5 4  相似文献   
8.
从黄皮树(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果实中分离到三种异丁基酰胺类化合物。反,反-2.4-N-异丁基十四碳二烯酰胺和反,反-2.4-N-异丁基十五碳二烯酰胺对家蝇(Musca domestica)具有灭杀活性,而反,反,顺-2.4.8-N-异丁基十四碳三烯酰胺则无活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光谱辐射仪对黄土高原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光谱反射率的连续观测数据及CO2通量观测数据,对冬小麦田光谱特征变化及其与CO2日收支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田不同波长光谱反射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同一天内,反射率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最大的波段(550 nm左右、700~1 050 nm)表现为峰.不同生育期同一时刻,可见光波段(350~670 nm)反射率变化不大,近红外波段(700~1 050 nm)出现较大差异,在出苗期、分蘖期和越冬期后红边位置向长波方向“红移”;越冬期前出现向短波方向“蓝移” 的现象;但成熟期“蓝移”现象不明显,表现为突变;其他生育时期没有观测到波谱位移.NDVI的日变化呈U型,13:00左右最低,16:00后出现较大波动,与抛物线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对其地面遥感观测应选择在NDVI变化不大的13:00左右进行;整个冬小麦生长季11:00反射率及NDVI以播种后第140天为中心对称,NDVI的季节变化表现为M型,可用四次多项式拟合;在整个小麦生育期中NDVI与CO2的日收支呈极显著负相关,但正午左右的相关性稍差.  相似文献   
10.
高桥启一  杨平 《化石》2019,(1):49-53
<正>猛犸象动物群概述猛玛象动物群是包括中-晚更新世散布到欧亚大陆北部一带的真猛玛象在内的适应于寒冷~凉爽气候的哺乳动物群。最初用这个名称的是当时曾作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的研究员的裴文中先生。1957年,他用英文作了中国的第四纪哺乳类的地理分布的发言报告。其发言报告中指出,分布在东北部的黑龙江省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