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4篇
  202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下面讨论志贺氏菌质粒的基因产物。这是Hale的初步工作及志贺氏菌毒株与侵袭性大肠杆菌微细胞的初步应用。由于会出现分裂不完善的突变体,致使其细胞的一部分分裂后不能遗传染色体DNA,细胞发芽部分太小不能包含染色体,只能包含大质粒。微细胞可以从营养细胞中分离到,在这些种群中从新合成蛋白质的是由质粒而不是染色体DNA。来自弱毒亲本的微细胞不能侵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对视觉质量和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201例,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1),对照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觉质量、泪膜功能、并发症以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10%(91/1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0%(73/100)(P0.05)。研究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角膜散光度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角膜水平曲度、角膜垂直曲度、视力、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在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和泪膜功能,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正>(S.B.Formal教授系美国Walter Reed陆军军事医学研究所肠道传染病室主任,应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邀请,于1985年9月24日至9月26日来本所讲学。现将他的讲稿整理翻译如下。 大部分肠道病原体致病必须与肠粘膜建立某种程度的结合。然而,在这种结合之前,病原体必须首先克服宿主的各种防御机制。这些防御机制包括胃酸度,复盖在肠上  相似文献   
4.
<正>一、目的 近年来表明有机体的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正常菌丛,对于有机体的免疫反应能够产生各种影响,因此,往往使用无菌小鼠、无特殊病原菌(SPF)小鼠等进行研究。然而,如果使常规条件下育成的小鼠无菌化,就能多方探讨菌丛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我们就是用口服非吸收性抗菌素的方法,使肠道正常菌丛无菌化后研究有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