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生物科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讨药火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痹症疗效及神经因子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4月所收治的80例糖尿病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药火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不予以其他特殊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痹症疗效及神经因子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明显高于对照组,人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Basle Protein,M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5 %明显高于对照组75 %(P<0.05)。结论:药火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痹症,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痹症的临床症状,改善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因子,对改善神经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再狭窄率、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90例于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20 mg/天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剂量(5~10 mg/天)瑞舒伐他汀治疗,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一氧化氮合酶(e NOS)、内皮素-1(ET-1)水平及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率(IS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较治疗前增加明显(P0.05),而对照组该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氧化氮合酶(e NO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以上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IS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通过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患者机体炎症状态,积极恢复内皮组织损伤,进而预防IS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63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均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价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6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41.2%,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方与西药联合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II级)20例、B组(III级)38例、C组(IV级)32例。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浆脑力钠肽(BNP)以及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析血浆BNP与NYHA分级和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以及比较血浆BNP和LVEF在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程度中的能力。结果:C组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而B组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检测发现,C组患者的LA显著高于A组(P0.05),而LVEF、LVEDD及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关系,但与LVEDD、LVESD、LVEF、LA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血浆BNP对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呈现出较强的能力(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02,P0.001)。血浆BNP=523.5 pg/mL为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最佳值。LVEF对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无明显能力(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392,P=0.276)。结论:血浆BNP浓度对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筛查以及心功能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斑马鱼是主要模式生物之一,因其对外界环境敏感,是常用的生态毒理学模型和良好的环境检测活试剂。本文综述了斑马鱼在放射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斑马鱼对水中137Cs的浓集和排出,γ射线、氚和X射线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电离辐射对斑马鱼多代或隔代的种群效应,以及斑马鱼在辐射防护剂、DNA损伤修复蛋白和放射增敏剂方面的相关研究,旨在为斑马鱼在放射生物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