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生物科学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究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在评价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情中的应用,并分析6MWT同肺结核患者血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高龄肺结核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格检查的5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6MWT实验,测量两组个体的步行距离、实验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计算SpO2下降率,并对所有实验组患者实施肺功能实验,评估肺功能相关指标同6MWT相关性。结果:(1)对比显示实验组患者的6MWT、SpO2、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CO2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前后比较显示实验组患者试验后的SpO2、PaO2低于实验前,PaCO2高于实验前(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的6MWT同FEV1、FEV1/FVC呈正相关(P<0.05);(4)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的6MWT同SpO2、PaO2呈正相关,同PaCO2呈负相关(P<0.05)。结论:6MWT同高龄肺结核患者肺功能及血气相关指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将6MWT作为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情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结合吉非替尼片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治疗的EGFR阳性晚期NSCLC患者6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吉非替尼片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疼痛减轻率、睡眠质量改善率和饮食改善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发现实验组28例存活,对照组22例存活,实验组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片较单纯应用吉非替尼片治疗EGFR阳性晚期NSCLC的疗效更好,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饮食状况,减轻疼痛,用药安全性较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以流感病毒A/FM1/1/47(H1N1)鼠适应株,鼻腔内接种感染小鼠为模型,探讨了病毒感染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以及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感染病毒的小鼠肺组织中氧自由基水平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并与肺组织损伤和死亡率之间呈正相关.提示,氧自由基参与了病毒感染小鼠的致病过程,是造成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对学龄前耳聋儿童听觉语言康复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CI治疗的学龄前儿童72例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手术患儿的相关资料,对可能影响患儿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因素和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以及言语可懂程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结果进行二分类变量的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影响康复效果的因素。结果:耳聋患儿CI植入年龄、术前平均残余听力、术前佩戴助听器时间、使用人工耳蜗时间和术后语训时间等因素和CAP增长倍数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有术前语训时间等因素与治疗后患儿SIR增长倍数存在相关性(P0.05);CI植入年龄、术前平均残余听力和术前佩戴助听器时间对患儿术后CAP的恢复具有影响(P0.05);CI植入年龄、术前佩戴助听器时间、术前语训时间等因素对患儿SIR恢复产生影响(P0.05)。结论:患儿植入人工耳蜗的年龄、术前平均残余听力、术前佩戴助听器时间和术前言语训练时间是影响学龄前耳聋患儿术后听力言语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16S扩增子测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研究,同时也常被用于临床样本中未知病原菌的检测。然而其对样本中物种组成的分辨率只能到属水平的相对丰度,且实验过程中多种因素皆可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如样本起始浓度、PCR循环数、扩增引物等。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随机标签和内参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一套定量16S扩增子测序方法,将常规的16S rRNA编码基因测序结果中的相对丰度转化为绝对定量的拷贝数,有效提高了肠道菌群结构检测的精准性,降低了实验操作对结果的影响,也提高了测序与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间的可比性,有利于未来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改进。  相似文献   
6.
在常温下用不同浓度的外源H2O2(0~20 mmol·L-1)预处理水稻幼苗,再进行12 h 6℃低温胁迫,根据幼苗相对含水量和质膜相对透性筛选最佳外源H2O2处理浓度,并分析最佳外源H2O2浓度下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活性氧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0~8 mmol·L-1 H2O2预处理可以增加水稻幼苗的相对含水量,降低其质膜相对透性,并以4 mmol·L-1 H2O2的效果最佳.(2)低温胁迫后,与对照组相比,4 mmol·L-1外源H2O2预处理降低了水稻幼苗萎蔫程度,并使其总呼吸速率、交替途径容量都有增加,同时还抑制了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的含量.(3)外源H2O2预处理对水稻幼苗的内源H2O2含量以及O(-)/(·)2产生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外源H2O2可以通过提高呼吸速率、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加碳氮代谢来有效增强水稻幼苗的抗寒性,它可能以一种独立于内源活性氧系统之外的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参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人参榕栽培繁殖、病虫害防治、采后贮运及出口贸易等方面的现状,并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体外浸泡法评价镍镀层、氮化钛镀层和镍-氮化钛复合镀层后的钕铁硼磁体抗胆汁腐蚀的效果,为临床磁压榨技术在胆道重建中的应用提供表面改性方案。方法:收集临床患者胆汁,采用体外恒温38℃浸泡磁体,定期称量磁体质量并更换浸泡液,检测浸泡液铁离子浓度。浸泡30天后计算各组磁体质量丢失率,扫描电镜观察磁体表面结构。结果:胆汁浸泡30天后,裸磁体、镍镀层、氮化钛镀层、镍-氮化钛复合镀层组磁体质量丢失率分别为0.57%、0.35%、0.34%、0.19%,不同时间点浸泡液铁离子浓度不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各组浸泡后磁体表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斑,镀层出现脱落。结论:镍-氮化钛复合镀层表面改性处理后的钕铁硼磁体抗腐蚀能力明显优于单纯镍镀层和氮化钛镀层的磁体。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产妇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58例足月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MMP-9、TIMP-1、TNF-α及IL-10水平,研究组根据胎膜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亚组(n=30)、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亚组(n=28),比较两亚组血清MMP-9、TIMP-1、TNF-α及IL-10水平。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血清MMP-9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TIMP-1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亚组血清MMP-9、TNF-α水平较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亚组升高,TIMP-1和IL-10水平较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亚组降低(均P<0.05)。研究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产妇血清MMP-9和TNF-α水平异常升高,TIMP-1和IL-10水平异常降低,检测产妇血清MMP-9、TNF-α、IL-10及TIMP-1有助于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的诊断,且能够明确产妇的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筛选肺癌蛋白分子标志物,寻找可诊断及预测肺癌预后的蛋白标志物。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9年7月于西安市第四医院确诊并进行肺部切除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NSCLC患者肺癌组织标本和癌旁MCM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2,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5(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5,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6(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6,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6)、MCM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7,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KIAA1522和KIAA0317蛋白表达阳性率,探讨多蛋白联合检测对NSCLC诊断及预后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肺癌组织中MCM2、MCM5、MCM6、MCM7、KIAA1522和KIAA0317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其中MCM6、MCM7和KIAA1522在50 %以上;以MCM6、MCM7、KIAA15223蛋白联合检测肺癌组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类型和分期的NSCLC患者的联合蛋白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蛋白阳性率均大于80 %;MCM7高表达较之低表达或不表达的病例,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P=0.000)。男性(P=0.031)、III~IV期患者(P<0.001)、以及低分化程度(P=0.012)也是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CM7是一个独立的预测指标(P=0.000), 与患者生存具有显著相关性,对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MCM6、MCM7和KIAA1522呈高表达,三者联合检测对NSCLC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水平的MCM7表达提示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