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金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龙南县、全南县与信丰县的交汇处,为武夷山脉与南岭山脉之间的过渡区域,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经野外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保护区内种子植物的科、属、种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金盆山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1科659属1 474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7属7种,占江西裸子植物总种数(83种)的8.43%,被子植物155科652属1 467种,占江西被子植物总种数(4 369种)的33.58%。(2)区系分析显示,金盆山保护区内科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分别占总科数(除去世界分布)的64.22%和35.77%,热带分布占优势地位;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分别占总属数(除去世界分布)的50.95%和47.55%,二者接近平衡;种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种和温带分布分别占总种数(除去世界分布)的33.98%和37.15%,而且中国特有种419种,占总种比的28.88%。(3)金盆山保护区种子植物具有单种属、寡种属多,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的特点,其中有寡种属212属,占总属比的32.17%;单种属374属,占总属比的56.75%;其中寡种属所含种数537种,占总种比的36.43%。(4)与邻近6个保护区的植物区系比较表明,金盆山保护区与武夷山脉的联系较南岭山脉更近,而且金盆山保护区表现出比邻近的阳际峰等武夷山脉地区热带性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离子注入技术是将某种元素的原子进行电离,并使其在电场中加速,在获得较高的速度后射入固体材料表面。在离子注入过程中,被电离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运动,离子靠着本身获得的动能进入基体表面,在表层中运动的离子与基体原子作用损失能量后在一定的位置停留下来。该技术自60年代问世以来,主要用于材料改性等方面。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开始将其用于农作物育种方面的研究,大大拓宽了离子注入技术的应用领域。所用实验材料的基因及表现型见Tab3,我们将氢离子(E=35MeV)注入处于胚胎发育后期的家蚕卵内(Tab1),观察其对家蚕形态及遗传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家蚕胚胎发育的已4期注入氢离子,其半致死剂量LD50为1x1010~1x1011cm2这一区间之内;当剂量达到1x1012cm2时,已全部致死(Fig.1&Tab.2);(2)注入氢离子能够使家蚕在第1腹节上产生褐斑(Fig.2)的频率增高。并首次观察到因注入氢离子而导致家蚕出现非成对的褐斑(Fig.3&Tab.4)。(3)在氢离子注入剂量为1x1010cm2时,能够诱变产生大量的嵌合体家蚕,并且诱变频率高达38.5%(Fig.4&Tab.5),这样高的  相似文献   
3.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136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心律失常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8例用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68例用胺碘酮治疗,治疗4周观察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Q-T离散度,平均心室率,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Q-T离散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胺碘酮治疗后Q-T离散度变化不大。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平均心室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平均心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有效治疗心律失常,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从著名藏药白花刺参(Morina nepalensis var.alba Hand.-Mazz)的水溶性部分分离到2个新三萜皂甙-刺参甙K(1)和刺参甙L(2),以及一个已知三萜皂甙mazusaponinⅠ(3)。应用波谱和化学方法,刺参甙K和刺参甙L的结构分别鉴定为3-O-α-L-arabinopyranosyl-(1→)-β-D-xylopyranosyl siaresinolic acid(1)和3-O-β-D-glucopyranosyl-(1→3)-α-L-arabinopyranosyl siaresinol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2)。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菊科各属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为种质资源的有效保存及分子鉴定奠定基础。采用ISSR-PCR扩增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保存的菊科40个属的40份药用植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NTSYS-pc2. 1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多态性分析,UPGMA构建遗传树。此次实验筛选出8条引物,40份材料扩增出68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68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100%,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 71~0. 91。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系数为0. 75时可将这40种菊科药用植物分为7类。结果表明目前搜集的40个属材料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选择的8个ISSR引物可进一步用于后续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高压氧对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把来源于牙槽骨的成骨细胞接种在24孔培养皿中,每孔2 500个细胞,4个治疗组分别接受不同条件的高压氧治疗,分别是2.4ATA 90 min,2.4ATA 30 min,1.5ATA 90 min和1.5ATA30 min,每天一次,共10天.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细胞培养.分别在高压氧治疗前和高压氧治疗后的1、2、3、4、6、8、10天,采用WST-1分析试剂进行成骨细胞的增殖分析.使用乳酸脱氢酶(LDH)毒性分析法检测高压氧对成骨细胞的毒性影响.另将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皿中,每孔10 000个细胞,正常培养3天后,改用成骨化培养基,24h后,两个治疗组分别接受2.4ATA 90 min和1.5ATA 90 min的高压氧治疗,每天一次共19次.采用钙沉积分析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分析和Von Kossa染色进行成骨分析.同样的方法观察高压空气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0%小牛血清培养基条件下,高压氧刺激了成骨细胞的增殖,而在使用2%小牛血清培养基时,并末观察到高压氧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高压氧治疗前后细胞外乳酸脱氢酶含量没有发生改变,提示了高压氧未对成骨细胞造成毒性影响.另一方面,高压氧增加了骨结节的形成,同时钙沉积增加,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也显著增强,表明了高压氧促进了成骨细胞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7.
蛇菰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蛇菰科植物蛇菰 (BalanophoraharlandiiHook .f.)花序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 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桐甾醇 (1)、桐甾醇 - 3-O - (6′ -O -棕榈酰基 ) - β -D -葡萄吡喃糖甙 (2 )、 (- ) -lariciresinol (3)、 (- ) -松脂醇 [(- ) -pinoresinol](4 )、β -香树脂醇 (5)、乙酸蛇麻脂醇酯 (6 )、棕榈酸 (7)、 1-O -咖啡酰基 - β -D -葡萄吡喃糖 (8)、 1-O -咖啡酰基 - (6 -O -没食子酰基 ) - β -D -葡萄吡喃糖 (9)、 1-O -咖啡酰基 - (4 -O-没食子酰基 ) - β -D -葡萄吡喃糖 (10 )以及没食子酸 (11)。应用 2DNMR技术对化合物3,4 ,8,9和 10的氢和碳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化合物 9和 10尚未见从植物中分离到的报道 ,化合物 1,2 ,8和 11系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探索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PF级C75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中药组4个组别,通过自由饮用3% DSS溶液的方法制作急性UC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以1.048 g/mL的薏苡附子败酱散溶液,阳性药对照组予以0.031 g/mL的嗜酸乳杆菌(益君康)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予以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7 d的治疗结束后处死所有小鼠,取小鼠结肠组织和肠内容物。实验过程中监测小鼠的体质量、精神等一般情况,进行DAI评分,HE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小鼠肠道病理变化,进行HS评分。提取肠道菌群的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16S rDNA V4区进行测序分析,并采用PCR荧光定量技术对肠道菌群中的乳杆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明显高于空白组(t=4.137 0,P=0.000 4),药物干预后,中药组和阳性药对照组DAI评分明显下降(t=2.240 3,P=0.035 0;t=2.081 6,P=0.048 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HS评分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其余组别小鼠HS评分均明显降低(空白组:t=5.452 8,P=0.000 2;中药组:t=3.117 1,P=0.009 8;阳性药对照组:t=3.306 2,P=0.007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和丰度均明显降低,药物干预后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提高,模型组致病菌丰度较高,药物治疗后可增加有益菌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PCR荧光定量检测乳杆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其余组别小鼠肠道中乳杆菌含量均明显增加(空白组:t=3.871 8,P=0.002 6;中药组:t=2.224 3,P=0.048 0;阳性药对照组:t=2.976 4,P=0.012 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阳性药对照组和中药组之间未见明显区别(t=2.007 0,P=0.070 0)。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增加物种多样性,改善和恢复有益菌和有害菌的丰度比例,从而发挥对急性UC的治疗作用,其中乳杆菌发挥了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滇皂角中一个新三萜皂苷GS-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滇皂角Gleditsia delavayi Franch荚果的水溶性部分分离到一个含有8个糖基的三萜皂苷。运用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为: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基-28-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基刺囊酸(GS-C′)。应用2D NMR谱,包括TOCSY,^1h-^1H COSY,HMQC,HMQC-TOCSY,HMBC和ROESY谱,全归属了其氢和碳的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10.
低能离子在植物样品中长程穿透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透射法测量了一定厚度的植物样品在接受低能离子辐照时从其后表面出射的荷能粒子。所测样品包括30、50和100μm芸豆子叶切片和20μm的西红柿皮,测量结果表明低能离子在植物样品中存在长程穿透现象,在芸豆切片中的穿透深度至少可达60μm,此时穿透的概率很小,大于10^-5;长程穿透的离子产生的损伤空间分布不均匀。样品的高能质子透射能谱显现辐照损伤不是特别严重,推测这种长程穿透的现象由植物样品本身的结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