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生物科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建立佛波酯(PMA)诱导人中性粒细胞NETS形成的方法,并研究NETS的结构组成。方法:提取人中性粒细胞,使用10、30、90 n M的PMA分别刺激细胞2、3、4 h,采用核酸染料sytox green染色后,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和比较各组NETS的形成情况,并通过活性氧(ROS)探针对NETS进行荧光染色,对弹性蛋白酶(Elastase)、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组蛋白H3(Histone H3)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PMA低于30 n M刺激细胞4 h都不会产生NETS,90 n M刺激3 h就会形成NETS,使用90 n M刺激中性粒细胞4 h后,其形成的NETS含量最高,显著高于30 n M刺激4 h及90 n M刺激3h(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NETS结构上含有大量ROS和Elastase,含有少量MPO,几乎不含Histone H3。结论:90 n M PMA刺激中性粒细胞4 h可促进NETS形成,其含有大量ROS和Elastase。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和对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为治疗肺纤维化提供新方向.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罗格列酮干预组(R组)、地塞米松干预组(D组)、罗格列酮+地塞米松干预组(R+D组),每组动物6只.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5mg/kg)的方法构建大鼠肺纤维化模型,C组气管内注入同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各组于造模24小时后分别给各组大鼠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罗格列酮、罗格列酮+地塞米松灌胃干预;第21天以心腔抽血法处死,左肺做病理切片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测GR表达情况,右肺用比色法测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1)造模后第21天M组和R组体重均小于C组(P<0.01)但大于D组(P<0.01).(2)M组肺组织Hyp含量较C组增高(P<0.01);R组和D组肺组织Hyp含量较M组减低(P<0.01),但高于R+D组(P<0.05).(3)Masson染色示M组肺组织纤维化程度较C组增高(P<0.01),R组和D组肺纤维化评分较M组减低(P<0.01),但高于R+D组(P<0.05).(4)M组GR表达较C组下降(P<0.01);R组和D组GR表达较M组增强(P<0.01),但低于R+D组(P<0.01).结论:罗格列酮和小剂量地塞米松均可上调大鼠肺组织GR的表达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罗格列酮对体重的影响明显小于地塞米松,二者联合使用有协同效应,提示罗格列酮和地塞米松联合有望成为治疗肺纤维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富集纯化是利用SSCs进行基因修饰新方法等研究的前提基础。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使用干细胞抗体CD90.2进行小鼠SSCs的纯化富集,并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和定量PCR验证了磁珠分选效率。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免疫磁珠分选后SSCs纯度为50.11%。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磁珠分选后支持细胞特异表达基因 GATA4 显著下调(6倍)、SSCs表达基因 GFRα-1 上调(6.5倍)、生殖干细胞特异表达基因 OCT4 极显著上调(5.9倍),3个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说明,免疫磁珠分选效率为6倍。流式细胞分析法所产生的偏差可能是受到了未解离磁珠及SSCs本身转基因荧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生长激素对中华鲟生长的调控机制,克隆了中华鲟生长激素受体cDNA.csGHRcDNA的可读框编码了611个氨基酸残基的跨膜蛋白质,含有GHR的所有特征结构域.序列对比发现其他种属GHR中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在csGHR中发生了替换.我们利用CHO细胞分析了csGHR的生物功能和csGHR分子中高度保守性氨基酸残基替换的生物意义.csGHR稳定表达细胞中共转染的受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2.1(Spi1.2)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受海鲤生长激素(seabream GH,sbGH)诱导表达,并且sbGH诱导稳定表达细胞显著增殖.csGHR稳定表达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中华鲟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质,并且csGHBP的生成需要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参与.csGHR配体结合域的Asp突变为Glu显著提高csGHR介导的上述生物活性,而Asp突变为Ala则明显降低csGHR的生物活性.这些结果表明,克隆的csGHR具有完全生物功能,并且csGHBP可能通过csGHR蛋白酶解而生成.这些发现将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华鲟生长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边淑娟  黄民生  李娟  陈晓丽 《生态学报》2010,30(10):2678-2686
农业废弃物(包括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如果未合理的再利用,将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环境污染。运用能值分析与生态足迹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1997—2006年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方式进行评估。首先对各种利用方式进行能值评估,然后采用能值生态足迹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a来,福建省农业废弃物利用方式年均生态盈余为1.299hm2/人,说明福建省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的空间仍较大。如果农业废弃物能够被充分利用,将对福建省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种子雨收集器、土壤种子库筛选、室内萌发实验及野外实地调查等手段,研究了贡嘎山海螺沟内不同林龄和海拔分布上下界限的6个峨眉冷杉(Abies fabri)林的土壤种子库、种子雨的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分布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主要集中在凋落物层;在同一海拔,随着林龄增加,土壤种子库和种子雨大小先增加再降低,成熟林达到最大值,且其完整种子比例最高,整体质量最好;不同海拔,林龄相近的成熟林调查结果显示,海拔分布上下界限的峨眉冷杉林土壤种子库和种子雨显著小于海拔分布中段的成熟林,这可能与海拔引起的水热条件差异有关;峨眉冷杉林的最佳结实阶段在成熟林,其种子质量好,且散布后在林下保存得最好;树种生物学特性和林下微生境可能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又称扩散因子 (Scatterfacator,SF) ,最初是从血浆和血小板中纯化获得并认为是一种刺激肝细胞生长增生的有丝分裂原 ,对肝切除或化学损伤后的肝再生起重要作用[1] 。 1984年 ,Nakamura等从部分肝切除的大鼠血清中分离到一种能刺激原代培养的肝细胞生长和合成的肝源性因子 ,并首次将它命名为肝细胞生长因子[2 ] 。自从HGF的发现至今 ,国内外对其作了许多研究 ,对它的来源、结构、功能乃至基因序列都已有了较为全面、透彻的了解。目前已知H…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先天性视网膜劈裂患者30例(42只眼),患者均接受了闭合式睫状体经扁平部三切口入路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割手术,并分析其术前及术后情况。结果:先天性视网膜劈裂患者中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9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8眼,玻璃体积血10眼,同时伴有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积血有5眼;在末次随访时视力提高者有36只眼,占85.71%,无提高者有6只眼,占14.29%;术前平均视力为(0.15±0.09),末次随访时平均视力提高至(0.31±0.16),两者平均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49,P0.001);42只眼视网膜解剖结构复位良好,视网膜平伏;OCT检查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黄斑劈裂平均面积(0.22±0.18)mm2,与术前黄斑劈裂平均面积(1.07±0.52)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1,P0.001),黄斑微囊样改变有改善;随访期间5只眼出现并发症,占11.90%,其中2眼术后发生PVR且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只眼发生白内障,1只眼出现玻璃体积血,术后视网膜解剖均复位良好。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视网膜解剖复位及提高其先天性视网膜劈裂患者视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基因的差异表达与组织、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和功能密切相关,随着对组织、器官分化及细胞、生物个体生长发育等的深入研究,大量差异转录基因的验证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该领域基于核酸互补配对和PCR原理建立了North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等一系列基因差异转录分析技术,利用这些方法对不同处理、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发育时段的基因差异转录进行了验证分析,为后续的基因功能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通过检测分析,使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由定性到定量、由繁琐复杂到简单快速、由以大量RNA为前提到对少量RNA样品的检测,甚至建立了单细胞荧光定量PCR方法,基因差异转录验证方法正在向更高效、精准方向发展,并使成本逐步降低。但是,到目前为止,生殖细胞等样品取样较为困难、精子等RNA含量较少样品的基因差异表达验证挑战性还仍然很大。从验证方法发展历程的角度,对基因差异转录验证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为取样难度较大、RNA含量较低样品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方法从产气肠杆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大肠杆菌扩增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ase)基因,然后将扩增的约720bp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ET-28b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PNPase的表达载体。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三个菌株之间有很高的同源性。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出明显的特异性蛋白质条带,其分子量约为29.8kDa.该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核苷及其类似物的生物合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