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5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国产白酒草亚族(菊科紫菀族)由白酒草属(Conyza)、小舌菊属(Microglossa)和歧伞菊属(Thespis)3个小属组成,且国产白酒草亚族各属间及其与非洲白酒草属植物之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尚无报道,故本研究利用核糖体DNA ITS和ETS序列并采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分析法,重建了国产白酒草亚族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国产4种白酒草属植物、歧伞菊和非洲白酒草属植物组成一支,而劲直白酒草的两变种和小舌菊嵌入田基黄亚族分支;小舌菊与Psiadia pascalii近缘。基于这些结果,我们认为:(1)劲直白酒草和Conyza incisa应处理为田基黄亚族的一个独立的属;(2)国产4种白酒草属植物和歧伞菊以及大多数非洲白酒草属植物属于Eschenbachia属,而且Eschenbachia属代表一个新的亚族,歧伞菊可处理为Eschenbachia属的一个组。Eschenbachia属可能从非洲经数次长距离传播到达我国南部;(3)Welwitschiella和小舌菊属应保持属的地位,Psiadia pascalii、Conyza scabrida和C.pyrrhopappa可并入小舌菊属。  相似文献   
2.
国产白酒草亚族(菊科紫菀族)由白酒草属(Conyza)、小舌菊属(Microglossa)和歧伞菊属(Thespis)3个小属组成,且国产白酒草亚族各属间及其与非洲白酒草属植物之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尚无报道,故本研究利用核糖体DNA ITS和ETS序列并采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分析法,重建了国产白酒草亚族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国产4种白酒草属植物、歧伞菊和非洲白酒草属植物组成一支,而劲直白酒草的两变种和小舌菊嵌入田基黄亚族分支;小舌菊与Psiadia pascalii近缘。基于这些结果,我们认为:(1)劲直白酒草和Conyza incisa应处理为田基黄亚族的一个独立的属;(2)国产4种白酒草属植物和歧伞菊以及大多数非洲白酒草属植物属于Eschenbachia属,而且Eschenbachia属代表一个新的亚族,歧伞菊可处理为Eschenbachia属的一个组。Eschenbachia属可能从非洲经数次长距离传播到达我国南部;(3)Welwitschiella 和小舌菊属应保持属的地位,Psiadia pascalii、Conyza scabrida和C. pyrrhopappa可并入小舌菊属。  相似文献   
3.
林祁  陈三茂 《植物研究》1995,15(2):195-198
作者查阅了全国42个标本馆所收藏的403号假地枫皮Illicium jiadifengpi B.N.Chang标本, 确认该种植物为中国特有,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将百山祖八角I.jiadifengpi B.N.Changvar.baishanense B.N.Chang et S.H.Ou归并到假地枫皮;将闽皖八角I.minwanense B.N.Changet S.D.Zheng作为假地枫皮的一个变型--紫花八角I.jiadifengpi B.N.Changf.minwanense(B.N.ChangetS.D.Zhang)Q.Lin, 将武夷八角I.wuyishanum Q.Lin归并到紫花八角中。  相似文献   
4.
将Vitis romanetii Romanet du Caillaud ex Planchon var.tomentosa C.L.Li作为绒毛秋葡萄V.romanetii Romanet du Caillaud ex Planchon var.arachnoidea Y.L.Cao&Y.H.He的一个多余名称。  相似文献   
5.
广义的紫菀属(Asters.l.)曾是个大包大揽的类群,产于北美和欧亚大陆.Nesom主要根据瘦果的形态和细胞学性状对Asters.l.进行了评价,将北美紫菀类植物从Aster中独立出去,使Aster成为欧亚特有类群.但是,在欧亚各国对Aster有定为一属和分为十多个属等不同的分类学处理,分歧较大.狭义紫菀属(Asters.s.)与从Asters.l.中分出的各属之间的系统学关系,以及后者中某些属与北美紫菀类和紫菀族其他亚族间的系统学关系,都存在很大疑问.过去一直认为北美是Aster的发源地,现在欧亚Asters.l.的起源与演化需要重新研究,而青藏高原是探讨Asters.l.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关键地区.DNA尤其是DNA序列资料在研究Asters.l.的系统发育和分类上将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