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生物科学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慢性缺氧对大鼠肺内皮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AB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慢性缺氧时大鼠肺组织内内皮素-1(ET-1)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①正常肺血管内皮细胞有少许ET-1样阳性染色物质呈现。②缺氧IW后,肺内ET-1含量增加,主要位于肺血管内皮细胞和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③缺氧2W和3W后,ET1阳性免疫物质进一步增加,于肺泡细胞内也见到阳性染色。④缺氧1W后肺内ET-1mRNA表达增加,缺氧2W和3W后,ET-1mRNA的表达进一步加强。提示缺氧可刺激肺内ET-1mRNA的表达,慢性缺氧时肺内ET-1持续分泌增加,这可能是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SARS的动物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2日,广东省首次报告急性严重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病例。经回顾性调查,追溯最早的病例于2002年11月16日发病(1),此后,该病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流行。此次流行一直延续到2003年7月份,在2003年共有3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8454例,并有908例死亡。在2003年12月16日,广州郊区一名32岁摄影记者又出现SARS感染,在2003年底至2004年1月,共有4例发病,但未引起流行。到2004年3月23日,再出现一例确诊SARS的病例,她是一位在北京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此后共有9人受感染及发病,持续到5月初。在2003年4月16日,…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例临床与肺组织学确诊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病人的肺活检组织及7例正常肺组织进行了ras和c-erbB癌基因及其产物的检测。结果:ras癌基因产物P21在6/8例IPF肺组织中呈阳性反应;5/8例IPF肺组织c-erbB-2显免疫阳性反应,而在7例正常肺组织P21及c-erbB-2均无明显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IPF肺组织没有明显ras和c-erbB癌基因的DNA扩增提示IPF的病变过程与ras和c-erbB癌蛋白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CNPA)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3年1月-2006年3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经病理证实的18例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CNPA症状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18例(100.0%),咯血9例(50.0%),咳血痰1例(5.6%),发热7例(38.9%),气促5例(27.8%),盗汗3例(16.7%),胸痛3例(16.7%),消瘦3例(16.7%),疲乏无力2例(11.1%)。右肺病变5例(27.8%),左肺病变11例(61.1%),双肺受累2例(11.1%)。病灶位于下肺6例(33.3%),上中肺9例(50.0%),双肺弥漫病变1例(5.6%),双肺多发空洞1例(5.6%),左侧毁损肺1例(5.6%),不常见的胸膜(腔)受累共4例。“空气新月征”有提示诊断意义,在本组中发现8例(44.4%)。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确诊7例。结论CN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而诊断需要病理依据。存在肺部基础疾病,出现发热、血痰及空气新月征三联征时,应高度警惕CNPA。系统抗真菌治疗无效、合并大咯血或肺部阴影与肿瘤不能鉴别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血小板生长因子BB(PDGF-BB)在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塑中作用,通过建立大鼠缺氧性肺血管重塑动物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不同缺氧时期大鼠肺组织中原癌基因sismRNA和PDGF-BB蛋白表达。结果:(1)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肺动脉壁肌层增厚,管腔变窄;(2)正常对照组肺组织及肺血管壁c-sismRNA和PDGF-BB蛋白质均极少表达(+);(3)缺氧3天后,两者表达均增多();(4)缺氧7天后其表达达高峰并持续至14天(~);(5)缺氧21天后,两者表达均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缺氧可以刺激大鼠肺组织sismRNA和PDGF-BB蛋白表达,其在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塑形成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细胞培养、3H-TdR和3H-Leucine掺入方法,观察血小板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BB)对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PDGF-BB浓度为10ng/ml时,3H-TdR掺入值已较对照组显著增高(6262.5±412.9vs833.5±124.0,P<0.05);当PDGF-BB浓度为20ng/ml时,3H-Leucine掺入值亦较对照线显著增高(10212.8±638.3vs7340.3±1197.9,P<0.05)。(2)PDGF-BB浓度在5-25ng/ml范围内,3H-TdR,3H-Leucine掺入值与剂量直线相关(rDNA=0.97,rprot=0.90P<0.05)。说明PDGF-BB刺激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7.
原癌基因sis,fos在缺氧大鼠肺内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慢性缺氧大鼠肺组织内原癌基因sis及fos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正常大鼠肺内没有sin及fosmRNA表达,其表达水平随缺氧时间延长而增加,这种改变一直持续至缺氧第3周,提示sis及fos癌基因可能参与了缺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缺氧大鼠肺原癌基因jun表达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Northernblot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缺氧大鼠肺内原癌基因jun的表达,发现正常大鼠肺脏有一定基础量的junmRNA表达,缺氧1W后肺内jun表达有所下降,缺氧2W时,jun表达水平又回升,至缺氧第3W,junmRNA之表达明显增加。结果提示缺氧可刺激肺内原癌基因的表达,过度表达的癌基因蛋白可能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介导病毒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且具有亚型间抗原结构变异大的特点,其抗原变异推测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逃避已存在免疫监视,引起反复感染的原因,了解G蛋白与免疫反应的关系对研制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单位疫苗,有效地防治该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钟南山院士题词@钟南山$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