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生物科学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用ABC—GD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在大鼠胰腺的定位和分布,并用相邻切片法,观察它与胰岛素的共存关系。结果发现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胰腺内分泌部(胰岛)。在外分泌部亦有少许分布。大部分胰岛细胞呈GABA免疫反应阳性,集中位于胰岛的中央部。相邻连续切片免疫染色证实GABA与胰岛素共存于胰岛B细胞中。外分泌部胰腺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零散分布于腺泡和导管上皮间。本文为进一步探讨GABA在胰腺的生理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大鼠在福尔马林诱发胃伤害性刺激时脑干内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在脑原位切片同时显示脑干内Fos蛋白,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显示:1、在福尔马林诱发胃伤害性刺激后,脑干胶质细胞GFAP表达阳性,并表现出明显的核团或亚核定位特点,在延髓内脏带(MVZ0,中缝大核(RMg),蓝斑(LC),臂旁外侧核(LPB),中缝背核(DR),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上丘中灰层(IngSC)等脑区有较多的Fos阳性细胞,而且Fos阳性表达的分布与上述GFAP阳性分布基本一致;2、MVZ,LC,DR,vlPAG等部位有大量Fos及TH双标阳性神经元,周围有密集的GFAP阳性细胞;3、随着刺激后存活时间的变化,GFAP与Fos阳性细胞的反应均经历逐渐升高后又渐降低直至消失的变化。结果表明:上述核团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同时参与了内脏痛及其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种冰冻切片漂片法免疫反应后再用石蜡切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组织冰冻切片50μm进行双重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漂片染色后,将其贴在塑料包埋盒内,脱水,经石蜡包埋切为1-3μm的薄片贴于载玻片上,干燥后脱水透明封片,最后进行切片观察,免疫阳性产物被准确定位于所观察的细胞或纤维上,得到满意的结果。为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猴及人胎儿延髓内脏带的化学神经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儿茶酚胺类(以酪氨酸羟化酶-TH作标记物)、5-羟色胺及神经肽(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胆囊收缩素、神经肽Y、生长抑素)在猴及人胎儿延髓内脏带的分布及形态特点。结果发现,上述物质均程度不同地集中分布于猴及人胎儿延髓内脏带,即位于延髓中尾段的一条从背内侧至腹外侧的弧形带状区。这表明猴及人胎儿延髓内脏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能结构区,其化学构筑具有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6羟多巴胺化学性损毁中枢去甲肾上腺素通路和中枢引入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消炎痛对脑室注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下丘脑室旁核小细胞Fos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两种处理均可使Fos表达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说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室旁核小细胞神经元Fos表达的作用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通路和中枢前列腺素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