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患儿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特点,了解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MRSA的传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临床分离出的445株MRSA,对其季节分布、年龄特点、科室分布及标本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MRSA的检出率为30.44%(445/1462),其中男287例(检出率64.49%),女158例(检出率35.51%),男性高于女性。从季节分布看:6月份最多,12月份最少;从科室分布看,呼吸科最多,其次为骨科、新生儿科、心内科感染MRSA患儿居多;从标本类型来看,痰液中MRSA检出率最高。结论患儿由于自身因素,年龄小、体内产生抗体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全身抵抗力差,较易感染。因此,医院应加强侵入性操作的无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实行对导管插管等相关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缩短住院时间,及时隔离MRSA感染者,并做好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住院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子型别及其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深圳地区和我国其他地区儿童MRSA感染的监控提供实验依据,为研究该地区儿童MRSA菌株的耐药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社区获得性MRSA(community-acquired,CA-MRSA)、院内获得性MRSA(hospital-acquired,HA-MRSA)共129株,应用SCCmec、spa、MLST等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及追溯同源性。结果 129株MRSA SCCmec分型中只有SCCmecⅤ型、SCCmecⅣ和未分出型别(non-typeableNT型),spa分型中t437是最主要型别,MLST分型ST59为最主要型别。两类MRSA对非β-内酰胺酶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高达70%以上。结论深圳住院患儿MRSA中的ST59-SCCmecⅣ-t437为主要流行克隆。CA-MRSA与HA-MRSA在分子分型上无差异性。MRSA对部分非β-内酰胺酶抗生素高度耐药,暂无耐万古霉素MRSA菌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大鼠海马的形态学演变趋势及颐脑解郁方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MCI组、中药组、西药组、PSD组和VD组。采用同种系微栓子体外注入法制备MCI模型;PSD组术后7 d予21 d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加孤养复制PSD模型;VD组术后28 d经水迷宫筛选后进入实验。假手术组、中药组及西药组分别予蒸馏水、颐脑解郁方、尼莫地平干预给药4周。于第1、2、4周光镜下分析海马的形态学结构变化。结果:MCI组海马锥体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细胞排列不整齐。PSD组及VD组锥体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胞体不同程度缩小、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细胞排列不整齐,且呈进行性发展。中药组锥体细胞缺失较少,细胞排列整齐,核仁明显,西药组细胞变性有所改善,部分细胞核固缩,不如中药组改善明显。结论:颐脑解郁方可能通过益肾调气的主治功效改善Papez回路的病理改变,阻断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病原学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1年期间住院的5岁及5岁以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进行深部呼吸道吸引物细菌培养,并且检测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441例病人中,722例检出细菌共761株,分离阳性率为50.1%,分离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70株(22.3%)、大肠埃希菌130株(17.1%)、肺炎链球菌89株(11.7%)、金黄色葡萄球菌63株(8.3%)及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60株(7.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15.9%;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包括PISP和PRSP)检出率为84.3%;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粘质沙雷菌和阴沟肠杆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46.2%、94.8%和16.8%;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36%和4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复合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7%和13.2%。结论在深圳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明显多于革兰阳性菌,分离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儿童流感嗜血杆菌(Hi)对7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产酶率以及感染患儿的年龄分布情况,以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E-test法测定从患儿的深部吸痰标本分离的嗜血杆菌72株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头孢硝噻吩(Nitrocefin)棒测定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结果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25%,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22.22%,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克罗、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0,对氧氟沙星、阿齐霉素的耐药率均为2.78%。氨苄西林的MIC90为24 mg/L,要远远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深圳地区Hi的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都较高,其作为首选药物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提醒临床医生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按美国NCCLS标准判断结果,用VITEK 32系统bioLIAISON的Data Trac软件分析结果.结果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柏菌、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来自血和脓液标本中最常见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取自痰液标本中最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尿标本中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摩根摩根菌;对所有的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最高的是亚胺培南(92.8%),其次是左氧沙星(82.5%)和环丙沙星(81.7%),再次为头孢他啶(69.9%)、奈替米星(63.3%)和哌拉西林或三唑巴坦(59.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99%,庆大霉素、哌拉西林或三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敏感性分别为61.8%、61.3%、55.8%、53.4%、44.3%和38.9%;对铜绿假单胞菌活性最高的是哌拉西林或三唑巴坦(94%),其次是头孢他啶(86%)、环丙沙星(83%)、头孢匹美(81%)、亚胺培南(79%)和氨曲南(77%);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97%以上,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达69%,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38%);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是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或三唑巴坦和万古霉素分别对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773例临床上疑为细菌性腹泻病的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 773例标本中分离出阳性菌株671株,总检出率为86.6%。其中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及耶尔森菌3种致病性细菌占阳性菌株的54.5%,肠杆菌属、非发酵菌群、酵母样真菌、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枸橼酸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占阳性菌株的45.5%。埃希菌属及志贺菌属对头孢他啶及氨曲南耐药率低(16.4%以下),而肠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G^-杆菌中ESBLs的检出率为38.3%,其中大肠埃希菌占66.7%。结论 埃希菌属是儿童细菌性腹泻病的主要致病菌(50.2%),且耐药率及ESBLs产生率高,但肠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也较高(45.5%),且耐药率高,可能与抗生素广泛使用,肠杆菌群失调有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深圳地区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Bact/Alert全自动血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2003~2005年深圳市儿童医院794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794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细菌177株,总阳性率为22.29%,其中革兰阳性菌134株,占75.71%,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阳性菌的85.07%,占总分离率的64.41%.革兰阴性菌43株,占24.92%,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居多,占阴性菌的41.03%,占总分离率的9.04%.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耐药率最高的为青霉素,其次为头孢唑啉、苯唑西林、红霉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在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ESBLs均在50%左右,这些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表现了较低的耐药率.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该地区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了解该地区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