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生物科学   1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eh)因其具有调和诸药的特性, 被誉为“百草之王”, 是我国常见廉价药材, 被应用于水产养殖。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甙类、生物碱、有机酸和挥发油等。在水产养殖中, 常见的甘草给药方法包括投喂、灌服、注射、浸泡以及泼洒等, 用于水产动物的免疫调理、病害防治以及其他用途。然而, 甘草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药材质量不稳定、使用方法较为粗放、规范化药方较少、命名和描述不够准确等。本文对甘草的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对慢性牙周炎(CP)患者牙周指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通路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进行拔牙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6例为CP组,根据是否感染PG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另选择因阻生齿、错位牙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牙周健康患者63例为对照组。记录所有对象的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PG感染率,采用RT-PCR技术检测牙周膜组织中NLRP-3 mRNA,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 mR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 mRNA的表达量,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Terg 水平并计算Th17/Treg,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水平。结果:对照组PG感染阳性率为17.46%,低于CP组的7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PD、PLI、BI、AL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NLRP-3 mRNA、ASC mRNA、Caspase-1 mRNA表达量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外周血Th17细胞、Th17/Treg水平高于非感染组,Treg水平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患者多数存在PG感染,PG感染对患者的牙周健康、炎症及免疫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康Ⅳ号(Gankang Ⅳ,GKⅣ)对脂肪肝(FL)组织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64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B1组、B2组、B3组、C组、D组。A组、B1组、B2组、B3组、C组给予高脂饲料(84.4%标准饲料+10%猪油+0.5%胆固醇+0.1%胆盐+5%蛋黄粉)和白酒复合复制大鼠FL模型,B1组、B2组、B3组、C组分别给予肝康Ⅳ号低、中、高剂量和东宝肝泰灌胃干预,设空白对照D组。第6周末处死动物取肝脏制备10%的肝匀浆检测TC、TG、SOD、MDA。检测肝脏病理学。结果(1)TC、TG:B1组、B2组、B3组、C组与A组比较,TC、TG含量明显下降(P〈0.05~0.01),B2组、B3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2)SOD、MDA:B1组、B2组、B3组、C组与A组比较,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0.01),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在SOD方面,B1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B2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在MDA方面,B1组、B2组、B3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肝脏病理学:A组为重度脂肪肝,C组、B1组为中度脂肪肝,B2组、B3组脂肪肝程度轻于C组、B1组。结论GKIV能有效降低肝脏组织脂质沉积,防止MDA的升高,SOD的下降;减轻FL程度,呈现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不良与甲状腺激素、肺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8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微型营养评定(MNA)评分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n=31)和非营养不良组(n=45),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因素,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血清IL-6、IL-18水平。分析MNA评分与甲状腺激素水平、肺功能及血清IL-6、IL-18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营养不良组年龄高于非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不良组T3、T4、TSH、FEV1%pred、FEV1/FVC显著低于非营养不良组,血清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非营养不良组(P<0.05)。稳定期COPD患者的MNA评分与T3、T4、TSH、FEV1%pred、FEV1/FVC呈正相关,与IL-6、IL-18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T3≤1.60 nmol/L、T4≤73.00 nmol/L、TSH≤1.50 nmol/L、FEV1%pred≤60.00%、FEV1/FVC≤0.54、IL-6≥8.00 pg/mL、IL-18≥47.00 pg/mL是稳定期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营养不良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相关因素给予有效干预,降低此类患者营养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5.
采用柱色谱方法,从鞍叶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茎皮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羽扇豆醇(1)、β-谷甾醇(2)、5,6,7,5’-tetramethoxy-3’,4’-methylene-dioxyflavone(3)、5,6,7,3’,4’,5’-hexanmethoxyflavone(4)、5,7,3’,4’,5’-pentame-thoxyflavone(5)、5,6,7,-trimethoxy-3’,4’-methylene-dioxyflav one(6)、胡萝卜苷(7)、没食子酸(8)、没食子酸甲酯(9)和没食子酰表儿茶素(10),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气温升高与干旱胁迫对宁夏枸杞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琴  潘静  曹兵  宋丽华 《生态学报》2015,35(18):6016-6022
以宁夏枸杞1年生苗木为材料,采用开顶式生长室模拟增温环境,设置两个温度水平(正常环境温度,增温=正常环境温度+2.5—3.7℃)和3个土壤水分水平(正常水分条件(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75%)、中度干旱处理(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55%)和重度干旱处理(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5%—40%)),研究气温升高和干旱胁迫对宁夏枸杞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增温条件下,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正常供水)分别下降17.5%、48.9%,气孔导度平均下降了3.9%,水分利用效率仅为正常环境温度下的57.8%。(2)在气温升高和干旱胁迫交互作用下,枸杞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显著下降的同时,增温处理又加剧了枸杞植株的蒸腾耗水,从而导致枸杞叶片水分的利用效率和CO2同化能力降低。(3)气温升高和干旱胁迫交互作用降低了枸杞的PSⅡ活性中心的光能转换效率、使光合机构和PSⅡ反应中心受到损伤,从而导致枸杞光合作用效率下降。(4)气温升高加剧了干旱胁迫对宁夏枸杞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减小作用,即气温升高加剧了干旱胁迫对宁夏枸杞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个旧锡矿区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重金属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揭示个旧锡矿区尾矿库和矿坑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发掘一批锡矿区土壤细菌菌株并对其Pb2+、Cd2+耐受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样品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平板法评价代表菌株对Pb2+、Cd2+的耐受性。【结果】使用2种培养基从尾矿库和矿坑土壤中分离到214 株细菌,对其中107株代表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菌株分属细菌域的5个门、12个目、25个科、42个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优势类群,占总菌株数的69.2%;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是优势物种,占24.8%;2株菌代表了2个潜在新类群。对105株代表性菌株的重金属耐受性研究表明,耐受浓度1000 mg/LPb2+或Cd2+的菌株分别占73.3%和8.6%,菌株对Pb2+的耐受性明显好于Cd2+;分离自锡尾矿库的菌株耐受不同浓度Pb2 +和Cd2 +菌株比例明显高于矿坑来源的菌株;分离自锡尾矿区的2 株菌(DT47-2A 和DT50-1)对1000 mg/L浓度Pb2+和Cd2+均具耐受性。【结论】个旧锡矿区土壤可培养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而且蕴含着不少潜在新类群;该环境中含有大量Pb2+、Cd2+耐受菌株,并对Pb2+、Cd2+具有较强的抗性或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黄脊雷蓖蝗越冬卵的滞育发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道弘  陈艳艳  赵琴 《生态学报》2013,33(10):3039-3046
黄脊雷蓖蝗Rammeacris kiangsu Tsai是我国竹林的重要害虫,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为弄清其卵滞育发育特性,调查了卵期温度及低温处理对其卵孵化的影响,检测了恒温条件下胚胎的发育进度及卵粒含水量、过冷却点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卵期温度条件下黄脊雷蓖蝗卵的孵化前期均较长,且孵化不整齐、孵化期间长;低温处理30、60或90 d可显著促进其卵的孵化,低温处理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说明黄脊雷蓖蝗的卵存在滞育现象,低温能明显降低其卵滞育强度。胚胎头幅、触角长度及体长的测量结果显示,25℃温度条件下的黄脊雷蓖蝗的胚胎发育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前期的持续发育阶段、中期的发育延迟阶段和后期的发育恢复阶段。产卵后40 d左右卵进入滞育,40—75 d为卵的深度滞育期。黄脊雷蓖蝗的卵粒产下后水分含量较低,在25℃的温度条件下,于产卵后25 d前后有一快速的吸水过程,其后卵粒的含水量增加缓慢,可见其卵粒的吸水发生在进入滞育状态之前。在25℃的条件下,黄脊雷蓖蝗卵粒过冷却点的变化亦包含3个阶段,即胚胎发育初期的较高阶段、中期持续而稳定的较低阶段及后期的提升阶段,可以认为黄脊雷蓖蝗越冬卵耐寒性的提高与其滞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并回顾总结艾滋病合并丙肝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选择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患者33例,采用HAART疗法及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方法,治疗4周后观察以上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酸脱氢酶(GLDH)、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HCV-RNA检查结果,同时总结艾滋病合并丙肝的临床研究进展。结果:治疗4周后,以上患者ALT、AST、GLDH、TBIL、ALB和HCV-RNA阳性患者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对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充分了解的同时,积极采取抗病毒治疗措施,可延缓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盐矿中病毒样颗粒的多样性及特征,为丰富嗜盐菌病毒资源及其生态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双层平板分离纯化对云南5 个盐矿样品病毒的分布和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电镜观察病毒富集液表明,其中含有3种不同形态的病毒样颗粒(头尾形、丝状、球状)。同时,分离获得3株嗜盐细菌病毒,其中2株感染盐单胞菌(Halomonas sp.),1株感染色盐杆菌(Chromoha lobacter sp.),分别命名为QHHSV-1、YPHSV-1 及YPCPV-1。QHHSV-1形成边缘清晰、透明的噬菌斑,出斑时间约为8 h,培养24 h,其噬菌斑直径可达3 mm,电镜观察显示,QHHSV-1呈头尾形,头部直径约为47 nm,其尾部极易断裂,长约75 nm;YPHSV-1形成边缘清晰、透明的噬菌斑,出斑时间约为12 h,培养24 h,其噬菌斑直径可达1 mm,电镜观察显示,YPHSV-1呈头尾形,头部直径约为50 nm,尾长约为140 nm;YPCPV-1形成边缘模糊、透光亦不易见的噬菌斑,出斑时间约为72 h,培养96 h,其噬菌斑直径可达2-4 mm,电镜观察显示,YPCPV-1呈球形,是表面有突起的多态形病毒,大小为20-5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