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生物科学   4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过量表达探究在何首乌中得到的芪合酶基因Fm-STS的功能.方法:由含CaMV 35S启动子驱动以及荧光标记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植物转基因基础表达质粒pBIN-35S-GFP构建过量表达质粒pBIN-35S-STS-GFP(阳性),并同空白表达质粒pBIN-35S-GFP(空白)均导入野生型发根农杆菌ATCC15834中,转化何首乌外植体(无菌苗叶片),诱导生成毛状根并培养,对毛状根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芪合物二苯乙烯苷含量变化以及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基因Fm-STS表达差异.结果:在过表达组和空白组中毛状根中发根农杆菌Ri质粒中的rolB基因和外源基因GFP均有表达,芪合物二苯乙烯苷含量依次为4.67 mg/g和2.18 mg/g(干重),在mRNA水平上检测基因Fm-STS表达量:过表达组是空白组的2.41倍.结论:基因FM-STS是何首乌中芪合物二苯乙烯苷生物合成过程中的酶基因,过量表达在基因功能研究中有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人生长抑制因子家族(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ity member4,ING4)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EGFP—ING4。方法提取人胎盘总RNA,经RT—PCR扩增出ING4 cDNA,克隆至pEGFP—C2载体,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ING4用双酶切、基因测序进行序列鉴定;转染MCF-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化检测重组质粒的表达。结果RT—PCR产物为750bp的条带,双酶切和基因测序正确,转染可见目的蛋白融合表达。结论从人胎盘组织中成功克隆了ING4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在人MCF-7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1NG4基因的作用及抗肿瘤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芪合酶基因Fm-STS在何首乌毛状根中的过量表达及dsRNA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套探究植物基因功能的方法体系,验证由芪合酶基因保守序列通过RACE扩增技术在何首乌中得到的基因Fm -STS的功能.方法:由含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gfp基因的植物转基因表达基础质粒pBIN-35S-GFP构建过表达质粒pBIN-35S-STS-GFP(阳性)和双链RNA干扰重组质粒pBIN-35S-正向-反向-GFP(阴性),并同空白表达质粒pBIN-35S-GFP(空白)均导入野生型发根农杆菌ATCC15834中,转化何首乌外植体,诱导生成毛状根并培养,对毛状根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在过表达组、空白组和干扰组中毛状根中发根农杆菌Ri质粒中的rolB基因和外源基因gfp均有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芪合物二苯乙烯苷含量依次为4.67mg/g、2.18mg/g和0.65 mg/g,在mRNA水平上测试荧光定量检测基因Fm-STS表达量:RNAi组是空白组的1/433.53,过表达组是空白组的2.41倍.结论:结果表明过量表达与双链RNA干扰相结合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有良好的应用,何首乌中芪合酶Fm-STS是二苯乙烯苷主要的合成酶.  相似文献   
4.
基因芯片技术是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生命科学领域里的前沿生物技术。它最显著的特点是高通量、高集成、微型化、平行化、多样化和自动化。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基因芯片技术现已在基因表达分析,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疾病基因诊断,药物及毒物基因组学等多个领域显示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专门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疾病基因诊断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木瓜凝乳蛋白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酪蛋白为底物,木瓜凝乳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80℃(pH7.0),最适pH为3-5(37℃)。在pH为7.0、反应温度为37℃的条件下,木瓜凝乳蛋白酶的Km值为1.25g·L-1,Vmax为0.1 g·L-1min-1。低浓度的NaCl和Ca2+对木瓜凝乳蛋白酶有激活作用,盐酸胍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His标签检测蛋白的表达, 利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成功地将HIV-1 gp41片段锚定在酵母表面, 并检测到gp41的活性。以pMD18T-gp41为模板, 通过PCR技术克隆了gp41基因, 将gp41基因通过双酶切连接到载体pICAS-His上,构建了gp41酵母表面展示载体, 并将其转化至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MT8-1中。重组菌经培养, 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进行染色, 显微镜观察发现重组酵母细胞表面有绿色荧光, 流式细胞仪结果进一步证实gp41正确折叠展示于酵母细胞表面。采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基进行表达优化。当葡萄糖浓度为1%时, 82.46%的酵母细胞表达了gp41抗原; 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 蛋白表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基因穿梭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丝状体蓝藻鱼腥藻 712 0中的表达和鉴定结果 .将质粒pRL rhTNF上hTNFα的cDNA连于pRL 43 9质粒上的PpsbA启动子下游 ,得到中间载体pRL TC .进一步与穿梭质粒pDC 8重组 ,得到可在大肠杆菌和蓝藻中均可表达的穿梭表达载体pDC TNF .pRL rhTNF ,pRL TC和pDC TNF三者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分别为 11.8% ,16 9%和 15 .0 % .通过三亲接合转移将pDC TNF引入鱼腥藻 712 0中并获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株 .从转基因的鱼腥藻 712 0中检测到pDC TNF质粒的存在 ,且在和TNFα的cDNA探针进行的Southern杂交中呈阳性反应 .抽提转基因藻的蛋白样品进行检测 ,在Western印迹中和TNFα单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 .采用TNF对L92 9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 ,证明转基因藻粗提液中 ,TNF确有细胞毒活性 .  相似文献   
8.
不同居群白木香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和改良BSG法对3个居群白木香的染色体核型及Giemsa C-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居群白木香的核型均属2B类型,其中广西居群白木香的核型公式为2n=16=4m+8sm+4st;其他两个居群白木香的核型公式为2n=16=6m+6sm+4st,居群间核型变异不明显。白木香的C带带型为CIT型,具有着丝粒带、中间带、端带和全带。3个居群白木香C带的分布、数目和类型不完全一样,出现了带型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水柱法场扩大堆积技术,提高毛细管电泳紫外分析核酸灵敏度。方法:已知浓度的DNA Marker为标准样品,TE缓冲液递度稀释,压力进样前加一段去离子水柱(0.5psi,20s),观察不同浓度下压力进样紫外检测图谱。结果:在对分离度无明显影响下,将压力进样时间延长至0.5psi,990s,与常规的压力进样(0.5psi,10s)相比,灵敏度提高了94.4倍。与时间延长后的压力进样(0.5psi,90s)相比,灵敏度提高8.2倍,最低检测总浓度为1ng/μl,DNA的检测限降至80ng/ml(S/N=3),比前人报道的7ng/μl检测限提高了87.5倍。结论:验证了水柱法场扩大堆积注射可以有效提高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核酸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RAPD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APD技术利用一个10碱基序列的引物,通过PCR扩增的多态性来检测受试材料基因组间的遗传变异关系。介绍了RAPD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RAPD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该项技术的一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