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生物科学   2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菌物学进展的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裘维蕃 《真菌学报》1991,10(2):81-84
  相似文献   
2.
茭白黑粉菌在文献中出现Yenia esculenta(P.Henn.)Liou及Ustilago esculenta P.Henn.两个名字。现经形态发生学的研究以明确新名字是否有效。此菌冬孢子没有休眠期,孢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中即可萌发。萌发的最适pH值为6;最适温度为25%;不需要外界光的诱导,在黑暗条件下也能正常萌发;培养基中的营养成份对孢子萌发的速率有一定影响。冬孢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萌发形态及方式都是稳定的:孢子萌发时产生有隔的担子或先菌丝(promycelium)。该先菌丝起初可以是无隔的,但生长到一定程度,便产生分隔,分隔多为2—4个。初生的先菌丝和小孢子是单核的,但成熟的先菌丝、小孢子及短菌丝细胞内均是双核的。可以认为,该菌的双核期在整个生活史中占有相当长的时间,它只有短暂的单核期。没有发现先菌丝、小孢子彼此之间或相互间融合的现象;未见到双核的融合及减数分裂过程。茭白黑粉菌在人工组合培养基上生成厚壁的孢子,较自然界中的冬孢子为大,但萌发方式则相同。最后作者等认为茭白黑粉菌仍应保留在Ustilago属中,而Yenia esculenta(P.Henn.)Liou的名字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3.
食线虫真菌广布于世界各地,从Dtechsler(1933)开始研究以后,各国的学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Barron,1977;Gray,1987a),包括台湾(Chu & Hu,1964;Tsai & Huang,1975),而我国大陆近几年才有一些研究(Liu et al.,1993;何胜洋和葛启新,1987;余永年,1977;张克勤等,1991)。绝大多数捕食线虫真菌是广泛分布的,只有少数在局部地区报道,但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优势种类有所不同,如在英国Acrostalagmus obovatus和Harposporium anguilluiae是最多的(Duddington,1951)。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外生菌根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评价了这些特征用于外生菌根分类的价值,同时指出各种类型的形态学特征和解剖学特征与其营养吸收的关系。这些特征包括了菌根的颜色类型及变化、形状及分枝方式、外伸菌丝的多少及特征、根状菌索有无及分化、菌核有无及特征、菌套内外表面的菌丝排列及分化,菌套的切面特征,丹宁层厚度及分化、哈氏网的菌丝排列及厚度等。较详细阐述了100多年来,人们为外生菌根分类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并对各种分类方式作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提出在今年初的一次生物学部委员会议上,一些委员们提出:加强我国中、小学生物学教育问题,对今后生物科学的科研和教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否则将对生物学、农、林、医等学科产生巨大影响。而21世纪将是生物学领先的世纪,因此,我们现在绝不能忽视生物学人才培养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任将落在他们身上。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生命科学的研究,向青、少年传授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为此  相似文献   
6.
植物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28,自引:0,他引:128  
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POD,EC1 .1 1 .1 .7(X) ]是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一类氧化酶。催化由过氧化氢参与的各种还原剂的氧化反应 :RH2 H2 O2 →2 H2 O R。植物过氧化物酶的研究可追溯到 1 80 9年用愈创树脂为底物进行的颜色反应。但直到一个世纪之后才开展此酶的分离和命名。已知的催化反应底物超过 2 0 0种 ,以及多种过氧化物和辅助因子。迄今被研究最深入的应首推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早在 1 94 0年 ,Thorell即用电泳方法从部分纯化的辣根组织中区分出 2种不同的 HRP,之后此酶…  相似文献   
7.
土生空球菌(cenococcum geophilum)是一种寄主范围最广、研究最多的外生菌根真菌。本文首次报道了该菌在中国的发现及该菌与火炬松所形成的菌根,全面描述了该菌根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并对该菌进行了分离培养,描述该菌在纯培养下的特征,对该菌在火炬松上形成的菌根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同时讨论了该菌在造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内囊霉科菌根真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道了25种采集于我国广州、昆明、武汉、北京和哈尔滨等地农业土壤中的内囊霉科真菌。其中球内囊霉属(Glonus)16种,无柄内囊霉属(Acaulospora)4种,楯孢内囊霉属(Scutellospora)3种,巨孢内囊霉属(Giga-spora)1种,内养内囊霉属(Entrophospora)1种。此外还发现了硬内囊霉属(Sc-kerocystis)的孢子果。其中20种和除球内囊霉属外的另外5属为我国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我国菌物学之有今日,不能不念及戴芳澜教授的奠基和培育之功。作为大师的及门弟子之一的我,曾亲沐其教诲,因此对于大师从业之精湛,道德品行之高尚,无不时时萦绕于脑际,不胜敬仰。现在正值大师诞辰百周年之际,应该追忆往事,以资纪念而勉来者。  相似文献   
10.
从生命科学的发展谈中小学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生物科学也称之为生命科学,因为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和量子水平。生命科学对农、林、牧、渔、医药、卫生以及生态工程都是必要的基础。这些基础应该在中小学时期打好是不言而喻的。在先进国家,已经从我们习惯认识的地球生物学发展到所谓空间生物学(Space Biology)或称作微重力生命科学(Microgravity Life Science)。在地球上我们研究的生物生长发育及其生命节奏和在太空中没有地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