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生物科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从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提供的野外放归大熊猫“祥祥”的粪样中,分离到一株产纤维素酶的兼性厌氧菌株。该菌株经初步生理生化鉴定为肠杆菌科沙雷氏菌(Serratia),命名为Serratia JF-1116。用PCR技术扩增了该菌的16S rDNA全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对该序列在GenBank中的BLAST结果表明,所有与该序列高度同源的序列均为肠杆菌科的16S rDNA基因序列,选取同源性高的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菌株与3株Serr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定高脂培养对肝星形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培养HSC-T6细胞系,加入含有游离脂肪酸的高脂培养基处理,利用LPS处理活化,通过检测α-SMA的表达分析星形细胞的活化程度,通过Q—PCR分析HSCs细胞胶原的表达,通过Q-PeR实验分析LPS相关通路靶基因表达情况情况。结果:高脂培养能够抑制LPS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降低HSC-T6细胞α-SMA和胶原I和TIMP-1表达的水平,Q.PCR的分析表明,高脂培养能够抑制HSCs活化后的NF.KB通路下游靶基因MCP-I和IL-6的表达。结论:在体外培养实验中,高脂培养能够抑制LPS诱导的HSC—T6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胆囊腺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L-8)mRNA的表达、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计数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近五年胆囊腺癌手术切除标本36例及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10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IL-8表达,ABC免疫组化法进行TAM计数。比较胆囊腺癌和慢性胆囊炎标本组织中IL-8 mRNA表达和TAM计数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胆囊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胆囊腺癌组织中IL-8 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P0.01),IL-8 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与其侵犯胆总管及发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胆囊腺癌组织中TAM计数(24.89±0.84)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组织(16.19±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侵犯胆总管、肝脏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胆囊腺癌组织中TAM计数高于未侵犯胆总管、肝脏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胆囊腺癌组织TAM计数,其中侵犯胆总管和发生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显著(P0.01)。IL-8 mRNA阳性病例的TAM计数均明显高于阴性病例(P0.01),TAM计数与IL-8 mRNA评分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r=0.748,P0.001)。结论:IL-8和TAM计数与胆囊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IL-8可能在促进TAM向胆囊癌组织迁移浸润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鉴定高脂培养对肝星形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培养HSC-T6 细胞系,加入含有游离脂肪酸的高脂培养基处理,利用 LPS 处理活化,通过检测α-SMA 的表达分析星形细胞的活化程度,通过Q-PCR分析HSCs 细胞胶原的表达,通过Q-PCR实验分 析LPS相关通路靶基因表达情况情况。结果:高脂培养能够抑制LPS 诱导的HSC-T6 细胞增殖,降低HSC-T6 细胞α-SMA 和胶 原I和TIMP-1 表达的水平,Q-PCR 的分析表明,高脂培养能够抑制HSCs活化后的NF-κB 通路下游靶基因MCP-1 和IL-6 的表 达。结论:在体外培养实验中,高脂培养能够抑制LPS诱导的HSC-T6 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胆囊腺癌组织中趋化因子MCP-1 和MIP-1-alpha的表达、TAM 计数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 雅二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近五年胆囊腺癌手术切除标本36 例及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10 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 MCP-1 和MIP-1alph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进行TAM计数。结果:胆囊腺癌组织中MCP-1、MIP-1alpha mRNA表达阳性率及评分均明显 高于慢性胆囊炎(P<0.01);高分化胆囊腺癌中二者的阳性率及评分均低于低分化胆囊腺癌,其中MCP-1 mRNA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MCP-1、MIP-1-alpha-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胆囊腺癌组织MCP-1 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与侵犯胆总管及发生 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MIP-1alpha-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与侵犯肝脏显著相关。胆囊腺癌组织中,TAM 计数(24.89± 0.84)明显 高于慢性胆囊炎组织(16.19± 0.66),有显著性差异(P<0.01)。TAM与MCP-1、MIP-1alpha mRNA 表达评分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 分别为 0.580,0.567)。MCP-1mRNA 与MIP-1alpha-mRNA评分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38)。结论:MCP-1、MIP-1alpha的表达增加及TAM 计 数升高可能调控和影响胆囊癌的发生和发展,MCP-1、MIP-1琢可能促进TAM向胆囊癌组织迁移浸润。  相似文献   
6.
从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提供的野外放归大熊猫“祥祥”的粪样中,分离到一株产纤维素酶的兼性厌氧菌株。该菌株经初步生理生化鉴定为肠杆菌科沙雷氏菌(Serratia),命名为Serratia JF-1116。用PCR技术扩增了该菌的16S rDNA全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对该序列在GenBank中的BLAST结果表明,所有与该序列高度同源的序列均为肠杆菌科的16SrDNA基因序列,选取同源性高的菌株的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菌株与3株Serratia聚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国有林场南酸枣落叶阔叶林建立1 hm2固定样地,基于植物群落学调查数据和等距离网格布点取样的土壤养分测定数据,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壤P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腐殖质层及0~10、10~20、20~30 cm土层的全P、有效P含量的均为中等强度变异,同一土层有效P含量的变异程度较全P含量高,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全P、有效P含量下降,变异程度增大.土壤全P、有效P含量具有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有效P含量的空间异质性较全P强,各土层全P、有效P含量空间自相关范围分别为92.80~168.90 m、79.43~106.20 m.同一土层全P含量分维数高于有效P,空间格局较有效P复杂,有效P含量空间依赖性更强,具有更好的结构性.腐殖质层及0~10、10~20、20~30 cm土层的全P、有效P含量呈现条带状和斑块状梯度性分布,且全P、有效P含量的空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高值出现在洼地,低值则出现在山脊.全P、有效P含量与高程、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凹凸度、树种种数、株数、土壤pH相关性不显著,与土壤有机C、全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这反映出土壤P的淋溶特性,其空间变异性受到多种因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