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生物科学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来自日本和美国的立枯丝核菌8个融合群11个类群代表菌株进行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其结果表明,各融合群及亚群之间电泳图谱有显著差异,而同一类群菌株的电泳图谱则相似。分析来源于华东等地已鉴定的融合类群117个菌株的电泳图谱显示,同一融合群内菌株,虽然采集地区、寄主植物或致病力不同,其蛋白质图谱仍十分相似;而不同融合类群的菌株,即使在同一田块中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引起相似病害,其图谱也显示出明显差异。本文就上述可溶性蛋白质图谱显示的结果与其它研究者在血清学、DNA同源性.酯酶等生化水平上对融合群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的七个新组合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作者按照Steyaert(1949)和Sutton(1980)的分类观点,对1987—1988年从我国广西、江西、浙江等地采集的Pestalotiopsis属真菌进行了研究,确认了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的7个新组合种,即Pestalotiopsis carveri(Guba)comb nov.,Pestalotiopsis elasticae(Koord.)comb.nov.,Pestalotiopsis langloisii(Guba)comb.nov.,Pestalotiopsis oleandri(Guba)comb.nov.,Pestalotiopsis sinensis(shen)comb.nov.,Pestalotiopsis sydowiana(Bres.)comb.nov.和Pestalotiopsis zahlbruckneriana(Bres.)comb.nov.  相似文献   
3.
一种制备植病细菌菌体蛋白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一种简易制备植物病原细菌菌体蛋白的改良丙酮法。细菌细胞经丙酮处理,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后,用冰冷蒸馏水提取细胞蛋白。经等电聚焦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比常规方法(如溶菌酶法、超声波法等)有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影响因素(如核酸类物质)少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用来自日本和美国的立枯丝核菌8个融合群11个类群代表菌株进行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其结果表明,各融合群及亚群之间电泳图谱有显著差异,而同一类群菌株的电泳图谱则相似。分析来源于华东等地已鉴定的融合类群117个菌株的电泳图谱显示,同一融合群内菌株,虽然采集地区、寄主植物或致病力不同,其蛋白质图谱仍十分相似;而不同融合类群的菌株,即使在同一田块中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引起相似病害,其图谱也显示出明显差异。本文就上述可溶性蛋白质图谱显示的结果与其它研究者在血清学、DNA同源性.酯酶等生化水平上对融合群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薄层(0.5mm)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对于pH3.5一10.0范围内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G-1~AG-5;各融合群及亚群共45个参试菌株的菌体可溶性蛋白进行了比较分析。参试菌株分别来自于日本、美国及国内鉴定的菌株。电泳结果表明:不同融合群或亚群的蛋白质图谱表现显著差异。AG-3、AG-4、AG-5各融合群和AG-IIA、IB、IC、AG-2-1、AG-2-2各亚群分别表现出各自的特征性图谱。以上结论与前篇(刘力、葛起新,1988)报道中的基本相符,且更为明确。针对试验结果,就可溶性蛋白等电聚焦电泳图谱与培养性状类型的比较以及不同菌培养时间对电泳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薄层(0.5mm)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对于pH3.5-10.0范围内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G-1~AG-5各融合群及亚群共45个参试菌株的菌体可溶性蛋白进行了比较分析。参试菌株分别来自于日本、美国及国内鉴定的菌株。电泳结果表明:不同融合群或亚群的蛋白质图谱表现显著差异。AG-3、AG-4、A G-5各融合群和AG-1IA、IB,IC、AG-2-1、AG-2-2各亚群分别表现出各自的特征性图谱。以上结论与前篇(刘力、葛起新,1988)报道中的基本相符,且更为明确。针对试验结果,就可溶性蛋白等电聚焦电泳图谱与培养性状类型的比较以及不同菌培养时间对电泳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8.
中国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的七个新组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培良  葛起新 《真菌学报》1991,10(4):273-279
  相似文献   
9.
在受到病原物侵染以及诱发物和乙烯等处理后,植物体内就会积累含羟脯氨酸糖蛋白 (HRGP)。在植物—病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HRGP可能作为凝集素、木质素沉积位点和结构屏障而在抗病性中起作用。HRGP合成与积累的调控主要在其相应的mRNA水平上进行。乙烯参与了HRGP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基、菌龄大小、温度高低、诱饵种类和预处理时间长短对德里腐霉(Pythium.deliense)游动孢子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CMA、WA、PDA、TSA和LBA培养基均适宜于培养P.deliense并使其产生较多量的游动孢子,其中尤以CMA和WA效果为好;幼龄培养物的产孢能力比老龄的强,并以菌龄2天为最好;此菌在8℃以下和35℃以上不产孢,15—25℃为其产孢适宜温度;以马唐叶和胡萝卜为诱饵的处理,其孢子始见期和产孢量均明显比对照组早和高,马唐叶的刺激效应较胡萝卜的为强;随着预处理时间的增加,产孢量随之相应增多,但龄期重迭现象则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