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1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玫瑰,人们有很多误解。“玫瑰”的本意是什么?玫瑰是“洋花”吗?当玫瑰遇到月季又如何?从玫瑰的历史讲起,还原一个你不知道的玫瑰。  相似文献   
2.
成长于闽西丛山中,喜欢流连山水是故乡留在我身上的印记。虽春风暗度,岁月常新,但风涌林涛、鸟儿啁啾始终是我挚爱的"音乐"。闲读书籍,得知武夷山南麓有保存完好的美妙原始森林,是众多野生动物依存的"圣地"。从此,这座绵延于闽西北的东南名山有如梦中的一道风景线,牵动着我的缕缕情思。那古老的九曲茶园、幽深的山林和  相似文献   
3.
弱水感怀     
追寻先贤的足迹,我们远离了都市的喧嚣,逐渐深入了寂寥、苍茫的戈壁滩。偶尔传来的马蹄碎步,独显弱水两岸的空旷和广延;夕阳下,破败的墙垣、坍塌的烽燧,早已不复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雄浑。岁月无情,名将霍去病和李陵率领金戈铁骑出征时的风云雷动已经远逝,留存的只是眼前在凉风下瑟瑟微颤的遗迹。周围不尽的黄沙、忽隐忽现的弱水在斜晖的映照下,呈现一幅地老天荒的景象。不知不觉中,我们置身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画卷中。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前半叶,有一批瑞典地质古生物和地理学家,活跃在我国的学术界,他们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地质学家安特生以他倡导的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发掘和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在学术界广为人知;而斯文赫定更是以自己罗布泊探险和发现楼兰遗址而蜚声中外。比较而言,人们对古生物学家布林的贡献却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5.
茶在故乡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种植茶树的国家。目前,世界上共有58个国家种茶,他们最早种植的茶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去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是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的《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出版100周年,如今知道此书的人很少,但其1929年重版改称《中国——园林之母》后,就变得非常知名了。大概它让中国人感到很亲切,这个提法不胫而走,迅速在我国风行。不管作者是否同意,不少人只管照自己的理解去阐释其含义,以至于想当然地认为中国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之  相似文献   
7.
离别故乡一久,便会想起离家不远的冠豸(zhài)山。它是那样的凝重而巍峨,让人心生一种挥之不去之感;丛生于山崖石壁罅隙中的各种顽强植物,使苍茫的山色透着几分鲜活。那是一座风景独特,流传着美丽传说的山,是周围居民永远的"心灵家园"。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前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芝加哥自然博物馆人类学部主任劳费尔(B.Laufer)认为,中国人"在植物经济方面,他们是世界上最前列的权威。中国有一独特之处:宇宙间一切有用的植物,在那里都有栽培。当然这些植物的采纳和吸收的过程是一步步进行的"。他的话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却很好地反映了我国前人在植物驯化和引种方面所取得的出色成就。从花椒、胡椒和辣椒这三种普遍使用的调味料先后走上国人的餐桌,人们不难发现我国今天有众多的作物种质资源,与古人非常注意引种有用植物来改善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其经历很好地反映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西方博物学家自19世纪下半叶来华后,对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即开始搜集中国各地的自然物产和历史文物。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中国建立相关机构,以便收藏和研究标本资料,自然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这些博物馆开放度很小,对全中国来说影响不大,但客观上开了中国自然博物馆创建之先河,对中国后来的自然博物馆建设起到了铺垫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前半叶,有一批瑞典地质古生物和地理学家,活跃在我国的学术界,他们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地质学家安特生以他倡导的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发掘和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在学术界广为人知;而斯文赫定更是以自己罗布泊探险和发现楼兰遗址而蜚声中外。比较而言,人们对古生物学家布林的贡献却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