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生物科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岩生珠子木(Phyllanthodendron petraeum P. T. Li)和圆叶珠子木(P. orbicularifolium P. T. Li)均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种,二者曾被认为基于叶片质地与形状、叶脉特征、花盘腺体形状以及花柱开裂程度等一系列形态特征可进行区分,然而基于近年来查阅大量标本和野外考察工作认为二者实为同种,故在此将后者处理为前者的异名。  相似文献   
2.
当前, 全球昆虫数量和多样性均处于下降趋势, 而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本文基于森林、草地、农业、水生和土壤生态系统, 以植食性、访花、捕食性、寄生性、食果以及食腐昆虫为重点功能昆虫群, 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昆虫多样性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 并分析了发展趋势。近年来, 昆虫多样性的研究维度不断拓展, 形态多样性研究不断深入, 系统发生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研究也显著加强。此外, 昆虫多样性研究的空间尺度也逐步扩大, 大尺度区域性研究甚至全球范围的调查持续增长。昆虫进化历史也被引入多样性格局研究中, 并随着系统发生信息学方法的普及而被整合到生态系统建成和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研究中。未来需要加强关键昆虫类群整合分类学研究、功能性状多样性、林冠昆虫多样性、互作网络结构等方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算盘子属是一个分类较为困难的大类群,全世界超过300种,其中众多物种间的界定至今颇存争议。本研究在野外考察及对馆藏标本查阅的基础上,对中国算盘子属21种1变种的果实形态进行了仔细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该属物种果实被毛情况、果实大小、宿存花柱、纵沟深浅和数目等形态特征在种间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可用于对不同物种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基于果实形态特征提供了这21种1变种的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正>安第斯皇后(Queen of the Andes)为凤梨科(Bromeliaceae)普亚凤梨属(Puya)植物,学名为Puya raimondii Harms,也称为南美高原皇后(Queen of the puna)。在原产地,虽然有不同的地方名,但通常称为"Titanca"。普亚凤梨属植物原产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及中美洲南部,该属大多数种类终生只开一次花,开花后植株死亡。"Puya"的名字来源于马普切印第安语,意为"点(point)"。1830年10月,法国科学家Alcide d’Orbigny在海拔3960 m的玻利维亚Cochabamba,Vacs地区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红豆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红豆属(Ormosia)35种的叶表皮形态,这些植物的叶上下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或多边形,垂周壁有平直、弓形、浅波状或深波状,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在种间有一些差异。气孔仅存在于下表皮,形状为椭圆形或卵形,以平列型为主;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气孔,如长脐红豆、海南红豆等的气孔为不规则形、不等型;少数种类如亮毛红豆、茸荚红豆等的气孔不明显。气孔外拱盖光滑,呈浅波状、波状或不明显,气孔内拱盖光滑、近光滑、浅波状或不明显;蜡被近光滑、颗粒状、鳞片状、条纹状或结网状;多数种具毛被。叶表皮与气孔器特征可作为区分种、变种或亚种的依据。叶表皮微观形态特征支持红豆属成为一个自然类群。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野桐属(Mallotus)雌雄异株的进化和传粉机制,对白背叶(Mallotus apelta)野生居群的性系统和传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的白背叶居群均由雌性(F)、雄性(M)和少数两性(B)个体组成,平均性比为1:0.66:0.18(F:M:B);3种性别植株的基径大小差异不显著;雌株与两性植株的单花胚珠数、单果结籽数和自然结实率无显著差异;雄株与两性植株的花粉萌发率、花粉组织化学和花粉微形态特征也无显著差异,但雄株的单花花粉量是两性植株的1.26~1.63倍,且差异显著;雌株的异交结实率为96.67%,两性植株的异交结实率为76.00%,两者差异显著,说明居群内雌株的潜在种子生产力明显高于两性植株;野外观察到雄株和两性植株上的雄花具有访花者而雌株没有;雌株经套网处理后结实率超过30%而套袋处理不结实。这些表明白背叶具典型的亚雌雄异株性系统,雌株和雄株的适合度均高于两性植株;雌株以风媒传粉结实,两性植株可能兼有风媒和虫媒传粉特征。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叶下珠科算盘子属4种植物在中国6个省区的分布新记录,其中贵州分布新记录有圆果算盘子[Glochidion sphaerogynum (Müll. Arg.) Kurz],广东分布新记录有宽果算盘子(G. oblatum Hook. f.)和台闽算盘子(G. rubrum Blume),海南和广西分布新记录有宽果算盘子,湖南分布新记录有湖北算盘子(G. wilsonii Hutch.),浙江分布新记录有台闽算盘子。  相似文献   
8.
黄算珠树(Glochidion fortunei Hance)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被处理为算盘子[G.puber(L.)Hutch.]的异名,但在《广东植物志》中则作为独立物种所收录。基于形态特征比较和文献研究,黄算珠树与台闽算盘子(G.rubrum Blume)实为同种,故将黄算珠树处理为台闽算盘子的异名。另外,将算盘子的学名由Glochidion puberum纠正为G.puber。  相似文献   
9.
云雾算盘子(Glochidion nubigenum Hook. f.)于1988年被描述为中国分布新记录种,但同时所引证的凭证标本(李渤生、程树志4533;采于西藏墨脱)实际属于米什米算盘子(G. mishmiense Hook. f.),而《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等分类学著作中关于云雾算盘子的形态特征描述与上述凭证标本及云雾算盘子原始形态描述均不符,因此前人关于云雾算盘子在中国的分布记录属于标本鉴定错误所致。近期在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的野外考察中发现了真正的云雾算盘子野生居群,证实中国确实有该种分布,故对该种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区信息予以修正,并提供了该种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与野外活体图片。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调查和馆藏标本(IBSC)的查阅,对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入侵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的花型、开花物候、访花昆虫和花粉胚珠比(P/O)进行了观测.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实验检测了其繁育系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自花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并使用荧光显微镜(FM)观察了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酢浆草在中国有3种花型,半等长花柱型、准等长花柱型和长花柱型,大部分的居群只有半等长花柱型,分布于人为干扰较大的生境(如路边);云南安宁松树林下的自然居群和采自广东的两份标本为长花柱型花:少部分居群内兼有半等长花柱型和准等长花柱型植株.酢浆草花期从2月到11月.其中3_9月为开花高峰期:单花花期2天,花开当天傍晚花瓣会合拢,第二天早上花瓣再次打开,到花开第二天傍晚花瓣萎蔫.花蕾开放前花药已开裂,柱头有活性,大部分花粉散落到柱头上,且花粉已开始萌发;花粉胚珠比为83.3±33.08.有少量花蜜分泌.唯一的访花昆虫为一种小灰蝶Pseudozizeeria sp.,但并不是有效的传粉者.开花前套袋处理结实率(88.12±3.38)与自然结实率(88.03±2.48)基本没有差异:荧光显微镜观察证明自花花粉的花粉管可在花开第一天生长到达胚珠,说明酢浆草半等长花柱植株是自花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