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生物科学   29篇
  202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9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7和1958年,我极其荣幸地参加了研究与黑龙江流域水利建设有关问题的中苏综合考察队,与中国鱼类学家一起工作。我们这个人数不多的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松花江中鱼类的繁殖特性,鱼卵、焦胚和鱼苗的发育和漂流规律。研究这些问题,对于预报泾流调节对松花江和黑龙江中鱼类资源的影响以及在水利建设中应进行何种增殖措施,是很必要的。在研究这个主要问题的同时,我也以极大的兴趣了解了中国北部渔业的一般组织系统以及黑龙江省的国营和农业合作社的池塘渔业。在两个夏季内,我到过5个国营养鱼  相似文献   
2.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轻度慢性活动性肝炎(MCAH)、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SCAH)、小结节肝硬变(MINC)、大结节肝硬变(MANC)、癌周肝硬变(PC)和肝细胞癌(HCC)及正常对照共67例样本的肝细胞或癌细胞DN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MCAH、SCAH和MANC多倍体化受抑制,显示细胞分化能力下降,可能与肝癌的发生相关;(2)HCC均为异倍体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并处于较低的分化状态;(3)PC倍体分布和双核细胞率介于其他非癌病变和HCC之间,细胞分化受抑制且有向异倍体发展趋势,具有癌前病变性质;(4)MINC明显多倍体化,为分化性的再生修复病变而与肝癌发生无关。因此肝细胞DNA含量的定量分析对于了解肝细胞的增生状态,以及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从山苍籽油分离出的柠檬醛作为抗菌药物,产毒和无毒的黄曲霉细胞(Aspergillus flavus cell, AFC)作为药物作用的靶,以显微多道分光光度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法对被该醛所损伤的AFC进行图像捕获,测定受损伤后细胞内吸收光谱、截面积、周长、长轴长及短轴长所发生的变化。发现在410nm和665nm处产毒AFC存在特征吸收峰,受该醛损伤后产毒和无毒AFC的吸收光谱波峰均发生迁移,且峰面积增大;截面积等4类形态参数的数值随柠檬醛浓度升高而减少;为质膜物理化学及细胞内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表明柠檬醛不仅破坏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而且使细胞质膜结构改变并进入细胞,与靶分子及靶细胞器作用而引发一系列新的生理生化现象的出现。实现对活态细胞受药物作用后形态及生物大分子动态变化的快速、实时、在位的测定,对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胞并使其发生形态结构及靶分子的变化提供了必要的物理参数,在药物抗菌理论及方法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微囊藻和栅藻共培养实验及其竞争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以Lotka-Volterra的双种竞争模型为基础,进行试验设计。共培养试验中,两种藻类的增长行为是不同的,培养前期共培养中栅藻的数量大于纯培养中栅藻的数量,而在后期则相反,微囊藻则是在整个共培养过程中的数量都小于纯培养中的数量。通过纯培养取得参数K和r,变模型的微分形式为差分形式,以生长曲线拐点(密度制约起始点)出现的时间作为计算竞争参数的起始时间。经模拟计算获得参数,表明微囊藻的抑制能力是栅藻  相似文献   
5.
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菌种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初选的100株菌种进行筛选,选到了适合苹果渣发酵的菌种,在此基础上进行双菌种混生发酵,获得了优良的菌种组合。采用所选菌种组合在通过试验所确定的配方和试验条件下进行了发酵,所得产物的粗蛋白含量达到29.30%,提高45.77%,蛋白质含量达到27.56%,提高82.88%,粗纤维降低幅度为23.27%。试验结果还表明,所选菌种组合有降低棉籽饼中棉酚含量的作用,降低幅度超过90%。  相似文献   
6.
红螺菌(Rhodospirillum sp.)的生长及其饥饿存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志平  章宗涉 《生态学报》2000,20(1):118-123
红螺菌(Rhodopirillum sp.)是在多种不同生境中广泛存在的光合细菌中的一类,它在水产养殖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报道了不同生长阶段红螺菌在饥饿环境中的存添能力。红螺菌在饥饿环境中的存活能力提高。分批培养过程中,同时测定红螺菌数和可培养活菌数的变化表明,静止期生长期后的红螺菌难以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菌落,进入非可培养状态,进入非可培养状态的红螺菌经复苏培养后仍可恢复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添加腐植酸和生化抑制剂尿素肥料在黄土水稻栽培中的施用效果,可为黄土水田专用的新型高效稳定性增效尿素肥料配方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方式,以不施氮肥(CK)及单独施用尿素肥料(N)为对照,将腐植酸(H)、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2-氯-6-三甲基吡啶(CP)及腐植酸与3种生化抑制剂分别组合添加至尿素肥料中,制成7种高效稳定性增效尿素肥料。相比尿素单独施用,腐植酸的添加能抑制土壤硝化作用,明显促进水稻生长,显著提高水稻稻谷产量、稻谷吸氮量,分别提高13.3%、21.7%,氮肥利用效率也有所提高(P<0.05)。相较NBPT处理,腐植酸的添加未对尿素氮转化特征造成显著影响,但其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植株总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0%、9.3%。相较DMPP处理,腐植酸的添加能有效抑制生育前期土壤硝化作用,显著提高水稻生物产量7.3%。相较CP处理,腐植酸的添加有效抑制土壤硝化作用,但显著降低水稻稻谷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及农学效率,分别降低11.3%、11.3%、13.2%(P<0.05)。结果表明,在黄土地区种植水稻,...  相似文献   
8.
水体中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的多寡,对于渔业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有些主要的经济鱼类(如草鱼、鳊、鲤、鲫等)是以水生维管束植物作主要的食料,也有很多产粘着性卵的鱼类(如鲤、鲫、鲶等)要把卵产在水生植物上;一些高等水生植物的多寡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另一方面,有些高等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对于鱼类却有不良的影响。因此,调查了解流域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对于正确地估价水体生产力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一、野外工作概况及成果为了配合黑龙江流域规划和水产资源的开发以及制订发展渔业的远景规划,黑龙江综合考察队渔业小队在1957—1958两年内,在黑龙江流域的我国境内进行了两年野外调查工作。1957年的工作,从4月下旬开始,至10月上旬结束,先后分小组在第一松花江、黑龙江中游进行了流动考察,在黑龙江上游的黑河、呼玛、漠河和嫩江的江桥、齐齐哈尔、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的浮游植物及泾流调节后的可能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龙江是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大河,为了综合利用它的丰富资源,两国科学家共同进行了包括渔业在内的综合考察。浮游植物的调查是渔业考察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